第一七七章 北冥有鱼
�手,恨不得立即禀报刺史府,安排人物全城检查排污水管,修缮替换破损管道,否则,疫疠之气露于地表,即使不污染河水,井水,久居其中恐怕也是要染患的。

  至桓挥手让道侍收图退下,坐回位置道:“贫民户住地脏浊固然是起因,但新霍乱比旧霍乱传染性更强也是疫情猛烈的重要原因。如今病因既明,则可从源头消堵,不至于使疫患源源增多,此为控制瘟疫之本,亦为当务之急。”

  常焘听到这,哪还坐得住?

  虽说扬州官府行动迅速,隔离措施有力,近段时间疫患没有急剧增加,但是,还是有新的霍乱患者出现,尤其多出在贫民坊。他想起扬州的下水道似乎是五十年前铺设的,估计在贫民坊施工的都是偷了懒的,管道铺设得浅,经过这么年,又有房屋动工,修道路,挖井的,没准很多下水管道都露于地表了,若是多几处破损泄露的,加上贫户坊本就比较脏乱,这瘟疫一流行,这些地方何如疫疠危发之地?

  他当即吩咐坐他下面的医学助教,令他先去刺史府详禀此情,安排人手越快检漏越好,还有贫户坊要颁发禁止乱排泄的命令,以及清污措施等等。那医学助教本是个老成于事的,不需常焘多说,脑中滚过数条,低应了声,便起身退去,出观后就上马急驰刺史州衙。

  至桓这才论起施治:“热证霍乱病起于疫疠臭毒之气,病变集于中焦脾胃,解证当从祛除病邪,复脾胃之升降着眼。余以为,可以蚕矢为主药,取其祛浊除秽,展化宣通之功。”说着口述了一份蚕矢汤的药方。

  这是一份新创的方剂。

  众医凝神倾听,细记下每一道用药,暗与之前采用的清中汤、连朴饮、三仁汤相比较,辅药有四五种相同,但多了宣化畅中的佐使药,关键是主药用了蚕矢。

  至桓解释道:“蚕矢祛湿,尤善化胃肠之湿浊。只是它作用较缓,故医家开方甚少用于化脾胃之湿,多用以慢治调理的风湿症。诸热证霍乱,都可用此方治。这是一个通方。”

  通方大家都懂,只要是这个病,吃了这药多半能解,只是因为人的体质虚实之差,以及个别细症不同,有人好得快,有人好得慢。而治疗瘟疫有一个通方是很重要的,因为疫患太多,没有那么多的医家去针对每一个病患的体质去下药。

  但至桓又补充道:“若是温病转霍乱,吐下而热邪痞结上焦,胸次不舒者,可以黄苓为主药,并与黄连、半夏同用。若是霍乱而肝火盛者,可用楝实、黄柏、桑叶、丝瓜为主药。若是霍乱而血分热炽者,可用茅根、地丁、益母、蒲公英为主药。若是霍乱已经大虚欲脱者,可用人参、龙骨、牡蛎、甘草、石脂、余粮为主药……”

  众医细细琢磨他开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