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上)
/>
  宋太始(465—471)初,他表现出种种神异的言行,齐、梁时王侯士庶视之

  为“神僧”。见《高僧传神异梁京师释保志》。

  [9]散花天女:佛经故事中的神女。《维摩诘经观众生品》载,维摩洁

  室有一天女,每见诸菩萨聆听讲说佛法,就呈现原身,并将天花撒在他们身

  上,以验证其向道之心:道心坚定者花不着身,反之则着身不去。[10]垂髫

  (tiao条):披发下垂。古时十五岁以下儿童不束发,因称童稚为垂髫。这

  里指未曾束发的少女。

  [11]说法:讲说佛法。

  [12]偏袒绕视者:此指和尚。偏袒,袒露右肩,详《聊斋自志》注。[13]

  冁(chǎn产)然:笑的样子。《庄子达生》:“桓公冁然而笑。”[14]次

  且(ziuj资苴):同“趑趄”。进退犹豫。

  [15]簪珥(ěr耳):发簪和耳环。

  [16]上鬟:俗称“上头”。山东旧时习俗,女子临嫁梳妆冠笄、插戴首

  饰,称“上头”。《城武县志》(道光十年):“于吉时为女冠笄作乐,名

  上头。”[17]兰麝:兰草和麝香。古时妇女熏香用品。

  [18]吉莫靴:皮靴。吉莫,皮革。《北齐书韩宝业等传》:“臣向见

  郭林宗从冢中出,着大帽、吉莫靴,插马鞭。”

  [19]缧(léi累)锁:拘系犯人的锁链。缧,黑绳。

  [20]金甲使者:身着金制铠甲的使者。

  [21]絜(xié协):持。通“挈”。

  [22]勿贻伊戚:意为不要自招罪罚。《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

  自治伊戚。”诒,通“贻”,遗留。伊,通“繄”(yi),是。戚,优愁。

  [23]反身鹗顾,反转身来,瞋目四顾。鹗,猛禽,双目深陷,神色凶狠。

  [24]语论:谈论。语,交相告语。

  [25]局蹐(juji局脊):畏缩恐惧而蜷曲。局,同跼,屈曲。蹐,两足

  相叠。

  [26]檀越:也作“檀那”,梵语“陀那钵底”的音译,义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