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二次革命
��理论应用研究的重点由量子计算机转到量子通信。

  这么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量子通信更加简单。

  从理论上讲,可以把微观粒子的状态分成高能态与低能态,而这两种状态就相当于电子计算机里的开关电路,也就是二进制中的1和0。如此一来,只需要通过控制微观粒子的能量状态,结合量子理论,就能将信息瞬间传递到另外一个或者几个同态量子上,达到无间隔传递信息的目的。因为不依靠电磁场传递信息,所以这种通信手段不会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微观粒子的状态是无法模仿的,所以量子通信系统在理论上能够做到绝对保密。

  总而言之,量子通信有着非常光明的发展前途。

  当然,这也符合共和国军队的胃口,毕竟军队最需要的不是更快的计算机,而是安全有效的通信手段。

  问题是,获得2个以上的同态量子是最大的技术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共和国的数千名顶级科学家用了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直到2060年,也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第四个年头里,才通过加速器,首次获得了一对同态量子,并且将其成功分离,由此证明了量子通信理论的正确性。

  万事开头难,开起头,也就不难了。

  因为在大战期间,所以量子通信技术上首先就应用在了军事上。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种“遥控战斗机”。

  因为量子通信不受速度限制,能够即时传递信息,所以遥控战斗机的反应速度不比有人驾驶慢。量子通信在理论上不受干扰,因此不会出现通信受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量子通信系统的信息传递速度是电磁通信的几百倍,理论上甚至能够达到无限,所以遥控战斗机不会出现通信带宽的问题。

  当然,光有一种先进的通信技术,无法带来先进的武器装备。

  作为一种划时代的战斗机,除了采用量子通信设备来传递遥控信息之外,还集成了几乎所有用得上的先进技术。比如,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具备空天作战能力的战斗机。说得准确一点,就是在不牺牲大气层内作战能力的前提条件下,具备完善的轨道作战能力,能够像轨道飞行器那样执行作战任务。又比如,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完全采用动力升力技术的战斗机,即没有气动升力结构,也就没有机翼、没有能够产生升力的机体,也就不需要为了提高升力而采用特殊设计,而是完全根据作战目的,即所执行的作战任务来设计机体,使其作战效能最大化。

  在众多技术中,最突出的,还是被称为“意识遥控”的控制技术。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