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二次革命
��的能力,从而让航空兵成为战场主宰,航空战术决定了一切一样。第二个重大转折点就来自一次技术革命。

  量子通信技术!

  作为一种基础技术,量子理论与相对论几乎同时出现,而且从一开始就是矛盾,即在量子理论主导的微观世界中,光速并非信息传递的最快速度。自从量子理论得到证实,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就没有停止过相关的研究,几乎所有量子理论学者的最大梦想就是能像原子弹那样,将量子论从理论变成现实。比如在20世纪,世界各国就花了很大的力气,希望能够将量子理论变成现实,研制出所谓的量子计算机,从而突破电子计算机的限制,获得更加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量子理论并不高深,要变成现实却非常困难。

  与相对论比较就能发现,量子理论只能用在微观层面上,而人类控制微观层面的能力显然不如控制宏观层面的能力。

  这也正是原子弹比量子计算机更加容易制造的原因。

  当然,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没有足够巨大的、大到能够由量变引起质变的投入。

  要知道,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话,原子弹也不可能在1945年爆炸,并且以此而改变人类历史。

  能达到引起质变的投入,只能打一场规模浩大的战争。

  当然,在战争爆发之前,共和国与美国就在量子领域投入了巨额科研经费。

  根据战后解密的资料,早在21世纪20年代初,也就是电力革命初期,共和国就在国家物理实验中心设置了一个专门的实验室,并且以国家科研的方式,为量力理论的使用化提供巨额科研经费。到2049年的20多年间,用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经费高达数千以元,只是取得的成果非常有限。

  归根结底,还是投入不够。

  这一情况,在2049年得到了改变。

  在战争威胁面前,科研经费不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当时共和国军队面临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在全球扩散,使得众多精确制导武器变成摆设,如果不能找到不受电磁干扰的通信手段,并且使之实用化,共和国军队就得回到机械化时代,依靠机械力与人力来大赢第三次世界大战。毫无疑问,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或者说会因此而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新的通信理论是现成的,即量子理论,只是实用化的难度非常大。

  从2049年开始,随着共和国启动战争准备工作,用在量子理论研究上的科研经费增加了几十倍。更重要的是,这一年,共和国当局采纳了物理实验中心的建议,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