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国舞台
sp; 因为欧洲也惧怕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国家,所以共和国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说得直接一点,这份秘密协议的最大受害者就是阿拉伯世界。准确的说,是除了埃及之外的其他阿拉伯国家。
因为根本利益得到了保障,所以共和国与欧洲都是受益者。
大战期间,埃及保持中立,并不是战胜国,而在大战后却得到了最大的好处,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国家。毫无疑问,埃及得到了好处,而且还是巨大的好处。与之相比,叙利亚与伊拉克是战胜国,而且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换来的却只是一些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虚名。不说与埃及比,就连作为战败国的摩洛哥都比不上。从这个角度出发,阿拉伯世界不在战后分裂才是怪事。
明白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战后的阿拉伯世界会成为动荡的根源。
作为最强大的阿拉伯国家,埃及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出卖其他阿拉伯国家。虽然在大战结束之后,埃及在中东地区与北非地区的地位得到了共和国与欧洲承认,并且被公认为地区强国,还得到了如同约旦、巴勒斯坦这样的阿拉伯国家的认同。但是埃及的影响力也仅仅局限在这个小小的三角地区。
从某种意义上讲,欧洲在这份瓜分阿拉伯世界的秘密协议中获得的利益并不多。
把目光放得更广阔一点就能发现,欧洲在阿拉伯问题上做了很大的让步。在欧亚大陆上,虽然欧洲通过出兵俄罗斯、并且与共和国瓜分俄罗斯欧洲地区、以及在战后与共和国共同建立新的俄罗斯联邦,稳住了战线,并且用一个不算过于弱小的俄罗斯将共和国挡在了千里之外,但是欧洲已经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而且向东扩展的空间被彻底堵死了。站在欧洲的立场上,除了向大西洋对岸发展之外,唯一的选择就是渡过地中海,南下非洲大陆,而欧洲要想在非洲大陆上站稳脚跟,首先就得控制撒哈拉以北的北非地区。
事实上,这也是欧洲坚持了数十年的基本扩张政策。
说得不客气一点,欧洲在犹太人问题上死活不肯首先让步,就是不想让共和国通过中东地区染指北非。
问题是,国家间的较量靠的是实力,而不是意愿。
在必须死保以色列的情况下,欧洲只能牺牲自身的利益。
结果就是,共和国的大军在戈兰高地上停下了前进的步伐,而一直对欧洲的扩张行动心存芥蒂的埃及成了共和国的打手。
说得直接一点,一个尝到甜头的埃及,肯定会给欧洲制造不少麻烦。
别的不说,在埃及的阻挠下,欧洲很难将整个北非地区收如囊中
说得直接一点,这份秘密协议的最大受害者就是阿拉伯世界。准确的说,是除了埃及之外的其他阿拉伯国家。
因为根本利益得到了保障,所以共和国与欧洲都是受益者。
大战期间,埃及保持中立,并不是战胜国,而在大战后却得到了最大的好处,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国家。毫无疑问,埃及得到了好处,而且还是巨大的好处。与之相比,叙利亚与伊拉克是战胜国,而且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换来的却只是一些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虚名。不说与埃及比,就连作为战败国的摩洛哥都比不上。从这个角度出发,阿拉伯世界不在战后分裂才是怪事。
明白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战后的阿拉伯世界会成为动荡的根源。
作为最强大的阿拉伯国家,埃及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出卖其他阿拉伯国家。虽然在大战结束之后,埃及在中东地区与北非地区的地位得到了共和国与欧洲承认,并且被公认为地区强国,还得到了如同约旦、巴勒斯坦这样的阿拉伯国家的认同。但是埃及的影响力也仅仅局限在这个小小的三角地区。
从某种意义上讲,欧洲在这份瓜分阿拉伯世界的秘密协议中获得的利益并不多。
把目光放得更广阔一点就能发现,欧洲在阿拉伯问题上做了很大的让步。在欧亚大陆上,虽然欧洲通过出兵俄罗斯、并且与共和国瓜分俄罗斯欧洲地区、以及在战后与共和国共同建立新的俄罗斯联邦,稳住了战线,并且用一个不算过于弱小的俄罗斯将共和国挡在了千里之外,但是欧洲已经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而且向东扩展的空间被彻底堵死了。站在欧洲的立场上,除了向大西洋对岸发展之外,唯一的选择就是渡过地中海,南下非洲大陆,而欧洲要想在非洲大陆上站稳脚跟,首先就得控制撒哈拉以北的北非地区。
事实上,这也是欧洲坚持了数十年的基本扩张政策。
说得不客气一点,欧洲在犹太人问题上死活不肯首先让步,就是不想让共和国通过中东地区染指北非。
问题是,国家间的较量靠的是实力,而不是意愿。
在必须死保以色列的情况下,欧洲只能牺牲自身的利益。
结果就是,共和国的大军在戈兰高地上停下了前进的步伐,而一直对欧洲的扩张行动心存芥蒂的埃及成了共和国的打手。
说得直接一点,一个尝到甜头的埃及,肯定会给欧洲制造不少麻烦。
别的不说,在埃及的阻挠下,欧洲很难将整个北非地区收如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