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主次有序
可以说,只有在夺取了制海权之后,才有资格谈论接下来的作战行动。
受此影响,在1月下旬,裴承毅首先批准了海军在西南太平洋上的作战行动,既用1个月的时间来歼灭美军第三舰队,夺取制海权,为接下来的进军行动创造条件。至于要不要陆军前去攻打澳大利亚,裴承毅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而是让袁晨皓做好总参谋长的工作,在海军南下与美军第三舰队决战的时候,让李东石在中东战场上搞几次有声有色的进攻,减轻海军的作战压力。
很明显,裴承毅以非常委婉的方式否决了袁晨皓的提议。
当然,以袁晨皓的能力,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可以说,在提出由陆军攻打澳大利亚之前,袁晨皓就应该知道,这个提议不可能被采纳,而他提出这个提议的个人原因只是希望替大陆战场上的众多陆军官兵、特别是那些刚刚获得提拔的将领找点事情做,而不是让数百万大军无所事事。
可以说,如何安置大陆战场受到数百万大军,确实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因为是以集约集团的名义攻打俄罗斯,加上集团各成员国在战争期间出兵出力,所以在俄罗斯宣布投降之后,占领任务落到了所有集团成员国的身上。就算共和国早就在集团内部生命,将单独占领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与乌拉尔山以东的西西伯利亚地区,只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中西伯利亚与东西伯利亚地区与集团成员国分享战果,能够留在俄罗斯,用来执行占领任务的共和国军队也不过150万。
除掉这部分军队,还有大约300万官兵需要安顿。
虽然中东战场继续增兵,但是受作战区域限制,李东石最多只需要120万官兵。除掉达到服役标准,即可以退役遣返的老兵之外,还有大约150万官兵需要找事情做。当然,短期内还不是个大问题,毕竟很多官兵都需要休整,一些老兵还得回到国内的训练场,适应其他气象环境下的作战战术。
问题是,这150万官兵,足以撑起一个战场上的作战行动。
考虑到共和国已经完成战争动员,武器装备与作战物资正在源源不断的从工厂送往前线与仓库,装备欠缺与物资紧张的问题在2060年能够得到极大缓解,所以共和国陆军也有能力在2060年发动一场新的战争。
这个时候,就得考虑开辟新的战场。
可以说,这才是裴承毅愿意听取袁晨皓的提议,并且拿到决策会议上讨论的真正原因。
如果不考虑客观因素,最值得开辟的肯定是南美战场。原因很简单,南美洲是美国的后院。
与共和国一样,美国也得依靠海外资源。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