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主次有序
��西洋,从而对美国在北大西洋上的航线构成威胁。

  问题就在这里,即便能够让潜艇到北大西洋上执行破交作战行动,又有什么意义?

  俄罗斯已经战败,美国不再需要向寒冷的北冰洋运送物资。等到北大西洋的海风能够吹到共和国陆军的装甲部队时,美国在中东与北非地区也没有军事存在,也就不需要向前线运送部队与物资了。

  当然,在大西洋对岸,还有一个基本上与欧洲大陆国家划清了关系,完全投靠美国的英国。问题是,在承诺不向美国开战的情况下,就算法德意对英国的背叛行为非常恼火,也不可能出兵渡过英吉利海峡登上大不列颠岛,反而会全力保护英国,以便在战后“收编”英国。也就是说,此时的情况与100多年前完全不一样,美国不需要拼命保护前往英国的北大西洋航线,就算横跨北大西洋的所有航线都被切断了,英国也不会完蛋,美国也不会受到多少影响。

  对美国来说,真正的生命航线是经过安德列斯群岛(分为北面的大安德列斯群岛与南面的小安德列斯群岛)与加勒比海,前往拉美地区的海上航线。问题是,这条航线完全在美国海军与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得到了重重保护,除非共和国海军能够派主力舰队进入北大西洋,并且夺取北大西洋的制海权,不然在仅仅使用潜艇的情况下,不大可能对这条航线构成致命威胁,最多只能让美国建造更多的护航战舰。

  当然,共和国也可以选择向西进攻,即直接攻打美国东海岸地区。问题是,在跨越了整个欧亚大陆、甚至需要横跨非洲大陆,然后还得渡过大西洋才能进军美国的情况下,共和国又有什么理由不选择从完全相反的,而且更加便利的,后勤保障线还要短上好几千千米的太平洋进军线路呢?即便必须攻占美国东部地区,也可以从巴拿马运河进入加勒比海,而不是绕大半个地球从非洲与欧洲进军美国。

  总而言之,明确重点之后,也就能够发现,袁晨皓的提议实际上没有任何价值。

  说得直接一点,应该成为热点的不是澳大利亚,而是中东战场。也就是说,应该由共和国陆军在中东战场上发起战略进攻,牵制美国陆军的主战部队,争取让美国陆军把那些从俄罗斯撤出来的主力部队放在中东战场上,而不是派往太平洋战场,这样才能掩护共和国海军进军新西兰,并且以最小的代价占领新西兰。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天军对澳大利亚进行持续不断的战略轰炸,再用一支规模不算太大的舰队封锁澳大利亚,不出1年,就能让澳大利亚失去利用价值。

  讨论中,华剑锋就直言不讳的提到了这一点,认为袁晨皓在胡闹。

  当然,最关键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关怎么打,首先都得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夺取西南太平洋上的制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