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主次有序
��共和国军队中的老大哥地位。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袁晨皓在大陆战场上取得胜利之后,在军队里威望进一步提高,但是受苏劲辉的影响,他还不具备向裴承毅叫板的能力,更不可能震住裴承毅。由此可见,裴承毅在最高决策机构提出由陆军攻打澳大利亚的计划,除了借袁晨皓的嘴之外,肯定与他本人的战略意图有很大的关系。
这一点,从袁晨皓提到的战争理由中就看得出来。
当时,袁晨皓提出攻打澳大利亚的主要理由就是在这个远离美国本土的战场上,大量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可以说,这个说法也有道理。从地理位置上讲,澳大利亚与美国的关系就像共和国与阿根廷的关系,即在地球的两端。如此一来,不管美国在澳大利亚部署了多少兵力,拥有多么完备的后勤保障设施,美国要向澳大利亚投送兵力与武器,哪怕是一颗手枪子弹,也得跨越半个地球。可以说,美军在澳大利亚作战的最大敌人不是共和国军队,而是漫长的后勤保障线。说得直接一点,如果能够利用这条漫长的后勤保障线,不但能够大量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还能严重消耗美军的战争潜力,从而使美军在其他战场上的作战行动受到影响。
由此可见,袁晨皓也不完全为了在太平洋插上一手才提议由陆军攻打澳大利亚。
换个角度看,如果澳大利亚变成美国陆军的主场,并且在这里与共和国陆军决战,那么在印度洋另外一端的中东战场上,美国陆军的作战行动必然受到影响。暂且不说共和国陆军能够在中东战场上消灭多少美军,以及能够由此获得多大的好处。设想一下,如果共和国陆军能够借此机会在中东战场上转败为胜,并且利用各种优势力量,迅速取胜,就能让仍然呆在战场外的埃及等北非国家表明立场,到时候共和国海军就能进入地中海。即便欧洲国家信守承诺,即不向美国开战,共和国海军也能够与从埃及出发的陆战队或者陆军一同向西推进,将战火烧到北大西洋。只要能够在北大西洋上获得一处港口,共和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就能将北大西洋变成美国舰船的坟墓。由此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美国战争实力产生的巨大压力肯定不能忽视。
很明显,袁晨皓的目的就是要将澳大利亚变成热点战场,为其他战场创造机会。
同样的道理,这也很有可能是裴承毅把袁晨皓的提议拿出来讨论的主要原因。
问题是,袁晨皓的这个提议中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而且是巨大的问题。说得简单一点的话,那就是本末倒置。
要知道,共和国与美国的主战场是太平洋,而不是中东。
当然,有人会说,如果像前面提到的那样,能够在澳大利亚牵制住美国陆军主力,从而让共和国陆军能够一口气打到北大西洋东岸,那么共和国海军就能进军北�
这一点,从袁晨皓提到的战争理由中就看得出来。
当时,袁晨皓提出攻打澳大利亚的主要理由就是在这个远离美国本土的战场上,大量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可以说,这个说法也有道理。从地理位置上讲,澳大利亚与美国的关系就像共和国与阿根廷的关系,即在地球的两端。如此一来,不管美国在澳大利亚部署了多少兵力,拥有多么完备的后勤保障设施,美国要向澳大利亚投送兵力与武器,哪怕是一颗手枪子弹,也得跨越半个地球。可以说,美军在澳大利亚作战的最大敌人不是共和国军队,而是漫长的后勤保障线。说得直接一点,如果能够利用这条漫长的后勤保障线,不但能够大量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还能严重消耗美军的战争潜力,从而使美军在其他战场上的作战行动受到影响。
由此可见,袁晨皓也不完全为了在太平洋插上一手才提议由陆军攻打澳大利亚。
换个角度看,如果澳大利亚变成美国陆军的主场,并且在这里与共和国陆军决战,那么在印度洋另外一端的中东战场上,美国陆军的作战行动必然受到影响。暂且不说共和国陆军能够在中东战场上消灭多少美军,以及能够由此获得多大的好处。设想一下,如果共和国陆军能够借此机会在中东战场上转败为胜,并且利用各种优势力量,迅速取胜,就能让仍然呆在战场外的埃及等北非国家表明立场,到时候共和国海军就能进入地中海。即便欧洲国家信守承诺,即不向美国开战,共和国海军也能够与从埃及出发的陆战队或者陆军一同向西推进,将战火烧到北大西洋。只要能够在北大西洋上获得一处港口,共和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就能将北大西洋变成美国舰船的坟墓。由此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美国战争实力产生的巨大压力肯定不能忽视。
很明显,袁晨皓的目的就是要将澳大利亚变成热点战场,为其他战场创造机会。
同样的道理,这也很有可能是裴承毅把袁晨皓的提议拿出来讨论的主要原因。
问题是,袁晨皓的这个提议中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而且是巨大的问题。说得简单一点的话,那就是本末倒置。
要知道,共和国与美国的主战场是太平洋,而不是中东。
当然,有人会说,如果像前面提到的那样,能够在澳大利亚牵制住美国陆军主力,从而让共和国陆军能够一口气打到北大西洋东岸,那么共和国海军就能进军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