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由守转攻
毁核武器与拆毁核反应堆里的核原料都在稀释之后封存了起来,到战争爆发时,储存在俄罗斯境内的核原料超过15000吨,其中大部分是浓度5%的铀,只有少部分是浓度5%的钚。

  从理论上讲,这些核原料可以制造数十万枚原子弹。

  因为氘与氚是工业原料(最常见的就是用来做荧光剂),生产锂化氘与锂化氚又不是什么难事,所以俄罗斯完全有能力利用这些核原料制造出足以毁灭地球的氢弹。

  当然,这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别的不说,要将浓度为5%的铀与钚提炼成武器级的浓缩铀与浓缩钚,就算俄罗斯不缺乏相关技术与工业生产能力,也不缺乏电能,光是生产离心机或者扩散机就得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原因很简单,按照《伦敦条约》规定,在第二阶段削减工作完成的时候,也就是2054年底,缔约国都得销毁全部用来提纯核原料的工业设备,而且在接下来的12个月之内接受其他缔约国的全面核查。也就是说,在2056年底,俄罗斯就没有可以使用的离心机与扩散机了。

  问题是,核查工作是否做得彻底到位。

  不可否认,核查工作肯定很全面,也很仔细。只有一点值得担心,那就是像俄罗斯这种国土面积极为广阔、资源极为丰富、工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如果存心隐瞒,加上某些缔约国暗中协助,肯定有可能保存部分原本应该销毁报废的核原料、甚至核弹头,并且将其藏在不容易察觉到,就算察觉到了也难以核查的地方。别的不说,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至少有数千座沙俄与苏联时期修建的监狱,而且大部分都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有的距离最近的城镇甚至有数百千米,要在这些地方藏匿几颗核弹头,肯定不是什么难事。

  即便不考虑私藏核弹头,也得考虑那上万吨核原料产生的威胁。

  不说别的,如果俄罗斯当局在阿穆尔河、也就是黑龙江上游倾倒数十千克钚,哪怕不是武器级的钚,也能造成全流域严重污染,杀死河里的所有生物不说,肯定会对沿岸城镇里的数十万共和国公民构成致命威胁。要知道,钚是世界已知的最毒的物质,如果平均撒播的话,大约一勺子,也就是10克钚就能杀死全球100多亿人,其毒性是砒霜(砷化镓)的百亿倍。

  当然,这么做的话,影响最大的是环境。

  站在俄罗斯当局的立场上,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15000吨高放射性与高毒性核原料绝对有更多的用途。暂且不说将这些核原料制造成脏弹,投向共和国,毕竟在战略反击都难以奏效的情况下,用脏弹进行的反击也不会收到多大效果。只说一点,即俄罗斯当局主动炸掉核武器库,而且让爆炸来得猛烈一点,再加上选择比较恰当的时机,让爆炸产生的放射性尘埃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