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由守转攻
�降雨云层与寒冷气流南下,共和国就得赶紧疏散本土北部的数亿民众。别忘了,这个时候正是一年中北风最盛行的时候,而吹向共和国本土的北风基本上来自俄罗斯,而且大都在俄罗斯境内生成。

  对此,共和国当局早就用超级计算机做了模拟分析。

  仅拿一份模拟分析的结果就能说明问题有多么严重。如果俄罗斯当局炸掉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通古斯卡河上游叶尔博加琼镇附近、储存了大约5000吨核原料的仓库,并且使用1枚当量在5万吨左右的战术核武器进行破坏,只要有合适的风向,产生的放射性尘埃就将覆盖整个蒙古、内蒙古大部,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东全境,以及甘肃与江苏部分地区,造成大约3亿5000万人受灾,需要紧急疏散其中的1亿2000万人,并且在1个月内疏散其余2亿3000万人。不用多说,如果集中力量疏散这么多人,共和国的战争潜力必然大受影响,甚至有可能输掉战争。共和国当局将面临两难选择,即到底是拯救三分之一的公民,还是打赢战争。

  与报废核原料相比,俄罗斯手里的战术核武器更加令人担忧。

  虽然受投掷工具限制,俄罗斯当局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战术核武器变成战略核武器,即便是部署在边境地区的战术核武器也很难突破共和国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以及更加严密的战区防空系统,但是战术核武器也是核武器,而且很多战术核武器都可以根据实际作战使用调整爆炸威力,比如标准爆炸当量为5000吨的战术核弹头可以在不做任何变动的情况下将爆炸当量提高到5万吨以上,如此一来,战术核武器仍然具有十足的威胁,特别是在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俄军完全可以把战术核武器当成普通武器使用,甚至会以自残的方式在本土战场上使用战术核武器,以消耗共和国进攻部队的有生力量。

  万幸的是,任何国家对战术核武器的管理都更加严厉。

  原因很简单,和平时期的战备警戒任务由战略部队承担,没有必要为作战部队配备战术核武器。《伦敦条约》也对战术核武器的保有方式做了规定,即各缔约国的战术核武器都要备案。这一规定的出发点是确保全球安全,防止核武器落入恐怖组织手中,实际上却限制了战术核武器的部署与使用范围。

  因为战争刚刚爆发,就算在哈萨克斯坦军事政变之后,俄军就提高戒备,也不会有人想到要把仓库里的战术核武器分配给作战部队,所以在刘晓宾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俄军的战术核武器仍然锁在仓库里面。

  当然,照前面2个小时的交战情况来看,如果不尽快摧毁这些仓库,恐怕俄罗斯库存的数千枚战术核武器就会被俄军当成常规武器使用了。

  由此可见,针对俄罗斯的战术核武器与报废核原料,纯粹的防御肯定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