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最后手段
温蒸汽做饭,不会像家庭那样使用天然气或者液化气)、官兵的住舱、娱乐设施等等。

  完成改进后的“北极风暴”级除了排水量减少了4000多吨之外,其他性能均比改进前有了本质性提高,比如最大潜航速度由35节提高到60节、最大潜深由550米提高到750米、最大自持力由120天提高到160天,就连所携带的潜射弹道导弹的性能也有所提升(实际上是专门为之研制的新兴潜射弹道导弹,只是为了避免遭到指责,俄罗斯当局仍然沿用了rs-64这个编号),最大射程从12000千米提高到14000千米,而且投掷能力由1.4吨提高到了2.2吨。

  显然,关键不在潜艇,而是在导弹上。

  与战略轰炸机一样,战略潜艇实际上就是导弹的载体,没有导弹,战略潜艇就没有任何价值。

  在俄罗斯海军,为“北极风暴”配备的潜射弹道导弹的正式编号为rs-64m(m表示为改进型号),而在研制与生产该导弹的俄罗斯导弹工业联合体,其正式编号为is2048x1,是一个全新研制的代号。正是如此,西方新闻媒体给该导弹的编号为ss-n-42,而不是按照俄罗斯海军的命名规则,称其为ss-n-40m。

  对于这种发射质量为24吨潜射弹道导弹来说,高达14000千米的最大射程与2.2吨的最大投掷能力,足以证明俄罗斯拥有不错的潜射弹道导弹技术。要知道,同一时期,美国海军的“雷电”e-7型潜射弹道导弹自重21吨、射程12000千米、投掷能力为2.3吨,共和国海军的jl-8型潜射弹道导弹自重22吨、射程12000千米、投掷能力为2.4吨,均不比俄罗斯的高多少。

  在射程与投掷能力这两个指标中,外行更关注前者,而内行更关注后者。

  对于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来说,潜射弹道导弹的射程达到8000千米之后,继续提高射程的意义就不是很明显了。虽然继续提高射程也能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比如用射程14000千米的弹道导弹攻击8000千米外的目标,可以采用压低弹道,缩短飞行时间,而使用射程仅为8000千米的弹道导弹,则只能采用抛高弹道,更容易遭到拦截。但是在拦截能力强大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面前,把飞行时间缩短一些带来的好处,明显不如多带几个诱饵弹头的好处明显,而要携带更多的诱饵弹头,就得提高投掷能力。

  作为报复性武器,潜射弹道导弹的弹头当量一直非常有限,一般在20万吨左右,小的只有10万吨。降低当量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减轻了单个弹头的质量,从而能够在投掷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携带更多的弹头。正是如此,潜射弹道导弹携带的弹头数量往往比同一时期的陆基弹道导弹多一些,比如在21世纪初,美国海军的“三叉戟”d5最多能够携带12个爆炸当量为15万吨的核弹头,而“民兵3”则只能携带3个55万吨级核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