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最近京城因为好几幅画在木板上的画而近乎沸腾。

  其中一幅是,被烧毁了的村庄。

  一个年幼的女孩子,抱着一个婴儿,浑身鲜血,看着一个俄国人,抢走了家里唯一的一头耕牛。一个日本人,夺走了家里仅剩下的一袋粮食和两只鸡。

  背面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一段故事。

  女孩儿的父亲看了日本‘辽海义民’的檄文,义无反顾地去给日本人带路,探索情报,结果死在了俄国人的屠刀之下,家里也被洗劫一空。

  图画里女孩儿的眼中,充满了疑惑,好像在质问这个世界是怎么了!他们的国家是怎么了!

  “什么叫严守中立?他奶奶的,在咱们国家打仗,咱们自己来了个严守中立?”

  “还有那帮小崽子,老说什么支持日本,和日本联手,他们支持的就是这么个畜生国家?”

  茶馆酒店里,到处都有人议论纷纷。

  一场日俄战争,全世界都忍不住把注意力集中到中国的领土上。别说是老百姓,就是京城那些勋贵们,也有点儿坐不住。

  东北是什么地方?

  再说了,估计在盛京都能听得到炮火声,那可是满人的老巢,怎么也舍不得丢的。

  虽然清廷折腾出个什么严守中立,还划分了个交战区,真是窝囊到骨子里,可京城的老少们,还是很关心战况,恨不得天天有消息传回。

  这几幅画,就是受伤的记者,还有一部分东三省普济红十字会的人员,和去救灾的学生,从东北回来的时候,顺便捎带回来。

  不少本来去救灾的军人,都滞留在东北。

  朝廷已经下了旨意,让他们先撤往盛京,再回京城,不过,因为有人受伤,战争一起,好些人都被困住。

  外国很多记者也蜂拥而去,外国的报纸,还有中国的报纸,也是天天都报道新消息。

  最近国内京城日报,小说报,文萃报等几个报纸,转载了华盛顿邮报等几家报纸连载的一篇文章——《松山村手记》

  这是一篇记实录,是非常有名的女作家董卿写的。

  她正在东北救灾时,被卷入日俄之间的战争,将几个学生送去盛京后,她到留下和普济红十字会的人一起救助伤员。

  当然,这个伤员不是日俄的士兵,而是很不幸被卷入战争里的老百姓们。

  夜深人静,她就写下了这篇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