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学术中心:小学(上)
�世工会的社团,并开始与商人所组成的资产阶级对抗时,戴言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很快,整个陶丘两大派别所组成的两党政治局面逐渐形成了,戴言不再完全站在商人一边,开始以仲裁者的身份来操控整个陶丘的局面了。

  而得到了如此一笔巨款,戴言很快就批准了第一期的10所小学的建设计划。这十所小学大部分将会比较平均的分布在整个陶丘地区,在陶丘城内的场地,大部分乃是陶丘原来游侠所占有的房子,在如今陶丘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以后,戴言就将其中的庶民们迁了出来,再将这些房屋全部推倒,重新用砖石乃至钢筋建立起坚固的校园!

  戴言对于学校的质量极为重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陶丘下一代的未来!他派出了墨家要求最严苛的工匠来进行验收,有任意一点不合格的地方他都会找承包商的麻烦!

  在教育方面如此巨大的一笔投资,很快就使得整个陶丘生产的砖石、水泥需求量大为增加,许多人又开始进入这一行业。而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以后,学校大批量的采购书桌、书本、笔墨纸砚等也同样使得陶丘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

  对于整个陶丘来说,这种无意间对于教育的投资,其实也是对经济的一种变相刺激!

  当第一批学校最终建好以后,整个陶丘的义务教育法也由此颁布。这条法令规定:凡陶丘领民,无论贫富贵贱,家有6岁至12岁的少年,必须将其送入学校接受邑府所提供的义务教育。凡有违抗者,陶丘邑府将对家长处以高额罚金!

  对于这样措辞强硬的强制性法令,在陶丘历来是比较少的,这使得那些少数有其他心思的家长心里都打了个鼓。而在义务教育法实行以后,陶丘邑府继续深挖,确实找到了几个不肯将孩子送到学校去的家长,戴言立即给予了严厉的处罚!

  不过总体来说,义务教育法这一项法令,在陶丘的施行,得到的支持远比反对的声音要多!家长们毕竟不是傻瓜,当然知道在学校读书识字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家长自己,乃至于家族都是极其有益的!

  而这样一份法令的施行,也在整个陶丘周边地区引发了震荡。尤其是四周各国的贵族,听说戴言这位陶丘君乃是通过借钱,免费教自己的领民读书识字时,他们纷纷对陶丘的行为表示了赞赏。

  陶丘周边的鲁国,自诩为继承周礼的邦国,自然不愿在教育这一项上落于人后!很快鲁国国君鲁景公号召全国的儒生、学士前往曲阜,开始商谈施行义务教育法的政策。不过以鲁国财富大多集中在地方豪族手中的现实,鲁景公手中没有多少钱,鲁国地盘又远比陶丘这一座城市大的现实,鲁国只能在首都曲阜附近实行了简单的三年义务教育法。

  而在丰邑附近的滕国,所做的比鲁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