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大事
�官署处事,诸位相公互相行礼打着招呼,各入了自己的公房,照例是先一杯茶,然后思忖今日的要事和行程安排。尚书令魏重润的习惯是一到公房就写今日计划,当然重要事件他只会用符号表示,很快书满一页纸,浏览了一遍,将“试点”二字圈了,这是重要的事。政事堂已经通过公利疾预卫生议案,现由太医署修订相关条款,目前要确定的,是在哪里试点——京都是必需的,还有河西,以及诸道的上上州都可以施行,还有乡村的试点,这要征询一下墨平的意见……

  “相公,中官来宣,圣人召见。”傔人的禀报打断了他的沉思。

  魏重润立即起身,去内室的穿衣镜前整理了衣袍仪容,从容的步出房去。出门便见中书令裴昶、侍中崔希真两位相公也走了出来。三人互相颔首打了招呼,便随廊下候立的内侍而去。

  一行人出了政事堂,经宣政殿的西上阁门入紫宸门,进入紫宸殿。

  紫宸殿是禁中内衙,既是大臣议政的内朝,也是皇帝的寝宫,圣人除了坐朝日在前殿外,平时召见大臣都是在东西暖阁,今日宣见三臣却是在内朝的大殿议事。

  崔希真三人都在思忖,这是有什么大事?

  三人脱靴入内,踏阶上殿,见圣人一身赭黄龙袍,盘膝坐在御座上,案几上一摞奏章,正拿着一本翻阅,听见足音,抬起头来,眼见着眉俊眼亮,精神极好,冠玉般的脸上仍然只有眼角几道细纹,平添了岁月成熟的魅力,还是他们那位老了都要英俊无敌的圣人陛下,见了他们就开嘲讽,“朕等你们这些老胳膊老腿的晃颠过来,腰都要坐酸了。”

  三人一听圣人这常规的嘲讽模式,心里一下安了,看来不是圣躬违和、大限已至,那就不是大事。

  三位宰相踏上茵席,跽坐伏拜,“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安。”后面一句说的真心诚意。

  “朕安得很。”圣人笑道,“起来罢,都坐去。”

  大唐宰相贵重,面君皆有座,丹墀下东侧一溜小方榻就是给宰相预备的,三人依序坐到三张方榻上。

  圣人注目三臣,缓缓说道:“一大早将你们叫来,是有一项重要决议。”

  不是“议事”,而是“决议”,三人听圣人这么说,脸上都露出惊讶又严肃的表情。

  圣人的声音沉稳,又有力,“朕三十二岁登极,嗣承祖宗大统,迄今已有三十八年。三十八年兢兢业业,不敢说功业彪炳千古,却敢自认无愧于先帝交付基业,无愧于历代祖宗,朕之治下,文成武就,大唐国势昌隆,依然蒸蒸日上。朕也挑选出了足堪付予社稷的继承人,大唐千世基业可待,朕心甚慰。”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