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六章 大事
成,那下一次呢?
圣人的神色严峻,“如今他们处心积虑想对付的,就是昭华。昭华一日不死,他们就一日不安。如果昭华这次大难得脱,他们以后的动作可能会更加疯狂。昭华不畏艰险、遇难即上的性子也给了他们谋算的机会。”说到这里,圣人深深叹口气。
太子对李毓祯这一点也很头痛,却还是为女儿辩解一句:“她是修剑道的,总不能畏难而退。”
圣人哼一声,“你还为她辩解,就是你纵出来的。”
太子心道:难道您没纵她?还有齐王那些刺杀难道不是您纵容出来的?但他性子宽和孝道,即使对父亲挑选皇嗣的冷酷方式很有看法,却不会当面对父亲口出怨言。怪责到底,还是自己的身子骨不好,否则父亲何以在择嗣上这般艰难,而不得不行险峻之道?也不必服用延寿丹燃烧寿命来强健精力了。
太子想到这件事便泛起悲戚,诚恳的向父亲道歉,“阿父,是我的错。”
父子俩说的不是一件事,但感情却是相通的。
圣人目光温和下来,说道:“这也怪不得你。昭华任性起来,就是个犟牛犊子,谁都拉不转。”他无奈的用了句民间俗语,又走了几步,语气沉缓的说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昭华必须有君子的重负,才不能这么任性,以身涉险。”
圣人说的“君子”,显然不是儒家说的“君子”。
君子者,君与子——帝君与太子。
太子看着父亲,神情惊讶中又有着平静,恭肃的道:“您已经决定了?”
圣人说道:“朕意已决。”
太子起身跪下,没有谦逊的话,也没有推辞不受的言辞,叩下头去,沉静的声音说道:“孩儿明白。谨遵君父旨意。”
圣人看了他一会,满意的说道:“太子,你很好。”
昭华有你这样的父亲,很好。
朕有你这样的儿子,也很好。
***
次日是初二,七月已经过去,进入了八月。
圣人自从册立秦国公主后,便不再五日一朝,后来只是初五、二十五才视朝,初一、十五的朔望朝参则由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三位宰相在宣政殿轮流押殿,百官有事直呈殿上,由宰相主持朝议,遇不决事再呈大内。今日是初二,不是圣人视朝日,也不是宰相的押殿日,凌晨卯初宫门开,百官入皇宫后便直入官署视事,不需上殿。
政事堂的正副宰相都是上午在政事堂,下午各�
圣人的神色严峻,“如今他们处心积虑想对付的,就是昭华。昭华一日不死,他们就一日不安。如果昭华这次大难得脱,他们以后的动作可能会更加疯狂。昭华不畏艰险、遇难即上的性子也给了他们谋算的机会。”说到这里,圣人深深叹口气。
太子对李毓祯这一点也很头痛,却还是为女儿辩解一句:“她是修剑道的,总不能畏难而退。”
圣人哼一声,“你还为她辩解,就是你纵出来的。”
太子心道:难道您没纵她?还有齐王那些刺杀难道不是您纵容出来的?但他性子宽和孝道,即使对父亲挑选皇嗣的冷酷方式很有看法,却不会当面对父亲口出怨言。怪责到底,还是自己的身子骨不好,否则父亲何以在择嗣上这般艰难,而不得不行险峻之道?也不必服用延寿丹燃烧寿命来强健精力了。
太子想到这件事便泛起悲戚,诚恳的向父亲道歉,“阿父,是我的错。”
父子俩说的不是一件事,但感情却是相通的。
圣人目光温和下来,说道:“这也怪不得你。昭华任性起来,就是个犟牛犊子,谁都拉不转。”他无奈的用了句民间俗语,又走了几步,语气沉缓的说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昭华必须有君子的重负,才不能这么任性,以身涉险。”
圣人说的“君子”,显然不是儒家说的“君子”。
君子者,君与子——帝君与太子。
太子看着父亲,神情惊讶中又有着平静,恭肃的道:“您已经决定了?”
圣人说道:“朕意已决。”
太子起身跪下,没有谦逊的话,也没有推辞不受的言辞,叩下头去,沉静的声音说道:“孩儿明白。谨遵君父旨意。”
圣人看了他一会,满意的说道:“太子,你很好。”
昭华有你这样的父亲,很好。
朕有你这样的儿子,也很好。
***
次日是初二,七月已经过去,进入了八月。
圣人自从册立秦国公主后,便不再五日一朝,后来只是初五、二十五才视朝,初一、十五的朔望朝参则由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三位宰相在宣政殿轮流押殿,百官有事直呈殿上,由宰相主持朝议,遇不决事再呈大内。今日是初二,不是圣人视朝日,也不是宰相的押殿日,凌晨卯初宫门开,百官入皇宫后便直入官署视事,不需上殿。
政事堂的正副宰相都是上午在政事堂,下午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