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 北冥有鱼
��就有人脱口斥之“荒谬”了,尽管如此,众医脸上都流露出了不以为然之色,唯有道门的药师很有耐性,以沈清猗在时行阁辨证中的表现,绝不是轻言妄语的性子。
沈清猗道:“确切的讲,是霍乱虫附着于被污染的饮食,由口而入,进入大肠,引起剧烈的先泻后吐。而疫患的吐利物,又带了霍乱虫,污染了水源,由人饮食入,若是水烧不沸而煮食或饮用,此虫便很可能仍然存活,于是交相染易。”
“这……若有虫难道会看不见?”一位大夫脱口道。
沈清猗淡然而答:“虫有细者,非肉眼能见。余称之,微生虫。如肺虫,而至肺痨;蜣虫,而至麻风;寸白虫附于染虫瘟的鱼和牛肉中,未熟而食者,即入体内寄生——此皆《诸病源候论》所载,诸位医家应看过。”
《诸病源候论》是高祖时期太医署奉诏主持编纂,其负责主编的太医令巢元方在大唐医家中的名声仅次于道玄子。沈清猗说的便是此书中的《九虫病诸候》篇,在座的医家自然是读过的,如果要质疑沈清猗关于“微生虫”的说法,首先就得驳倒巢氏的《九虫病诸候》。
虽然不能驳倒,但众医还是不信霍乱是因虫而生。
胡汝邻清咳一声,道:“人眼不能见之虫,固然是存在的,然至元道师何以断定霍乱起于此,咳,微生虫?”他心下觉得沈清猗这个命名还是挺好的,便干脆拿来用了。
沈清猗自然是有依据的,她说道:“我阅过刺史府立的《霍乱疫案》,从中发现了几条线索。扬州之疫起于积善坊富商马天禄母亲的寿宴,因为得福巷水井受污染而致饮食入病。但是,参加宅中寿宴的宾客也有染疫的,而宅内自有水井,用水并非得福巷的水井。难道这么巧,马宅内的水井也受到了污染?
“得福巷的水井被污染,是有带疫者出现在这个水井附近,因为病发口渴,在绞起水桶打水时,就呕吐了,而疫毒虫随着吐物入水。这个疫患是马天禄的昆仑奴,曾在去年十二月随马天禄从南海行商返回,他住的仆役院角门出来就是得福巷水井。因为是昆仑奴,管事只随便给他找了个大夫看病,不到两天就腹泻而死,被诊为‘伤寒腹泻不止’。同样的,因‘伤寒腹泻不止’而死的还有马天禄商船的两名水手,一个住在保代坊厚土巷,一个住在彰义坊春河巷。这两处是除了得福巷外,最先爆发霍乱的两个地方。——这是出自刺史府的详细调查,宋使君觉得对治疫无用,遂未公告于诸位。”
扬州刺史宋方铎,做事极精细周全,常焘是有所闻的,能在瘟疫发生后具查出种种细节,是这位宋使君会做的事。
沈清猗清冽声音道:“疫案中有这三人的详细病案,可以确定,即是死于此次的热证霍乱。这三位有个共�
沈清猗道:“确切的讲,是霍乱虫附着于被污染的饮食,由口而入,进入大肠,引起剧烈的先泻后吐。而疫患的吐利物,又带了霍乱虫,污染了水源,由人饮食入,若是水烧不沸而煮食或饮用,此虫便很可能仍然存活,于是交相染易。”
“这……若有虫难道会看不见?”一位大夫脱口道。
沈清猗淡然而答:“虫有细者,非肉眼能见。余称之,微生虫。如肺虫,而至肺痨;蜣虫,而至麻风;寸白虫附于染虫瘟的鱼和牛肉中,未熟而食者,即入体内寄生——此皆《诸病源候论》所载,诸位医家应看过。”
《诸病源候论》是高祖时期太医署奉诏主持编纂,其负责主编的太医令巢元方在大唐医家中的名声仅次于道玄子。沈清猗说的便是此书中的《九虫病诸候》篇,在座的医家自然是读过的,如果要质疑沈清猗关于“微生虫”的说法,首先就得驳倒巢氏的《九虫病诸候》。
虽然不能驳倒,但众医还是不信霍乱是因虫而生。
胡汝邻清咳一声,道:“人眼不能见之虫,固然是存在的,然至元道师何以断定霍乱起于此,咳,微生虫?”他心下觉得沈清猗这个命名还是挺好的,便干脆拿来用了。
沈清猗自然是有依据的,她说道:“我阅过刺史府立的《霍乱疫案》,从中发现了几条线索。扬州之疫起于积善坊富商马天禄母亲的寿宴,因为得福巷水井受污染而致饮食入病。但是,参加宅中寿宴的宾客也有染疫的,而宅内自有水井,用水并非得福巷的水井。难道这么巧,马宅内的水井也受到了污染?
“得福巷的水井被污染,是有带疫者出现在这个水井附近,因为病发口渴,在绞起水桶打水时,就呕吐了,而疫毒虫随着吐物入水。这个疫患是马天禄的昆仑奴,曾在去年十二月随马天禄从南海行商返回,他住的仆役院角门出来就是得福巷水井。因为是昆仑奴,管事只随便给他找了个大夫看病,不到两天就腹泻而死,被诊为‘伤寒腹泻不止’。同样的,因‘伤寒腹泻不止’而死的还有马天禄商船的两名水手,一个住在保代坊厚土巷,一个住在彰义坊春河巷。这两处是除了得福巷外,最先爆发霍乱的两个地方。——这是出自刺史府的详细调查,宋使君觉得对治疫无用,遂未公告于诸位。”
扬州刺史宋方铎,做事极精细周全,常焘是有所闻的,能在瘟疫发生后具查出种种细节,是这位宋使君会做的事。
沈清猗清冽声音道:“疫案中有这三人的详细病案,可以确定,即是死于此次的热证霍乱。这三位有个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