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O九章 灭蕃之战(三)
便了唐军的“打援”,一支支援军进入了扎西纳这个“不归之地”,再也回不到他们的领地去。
六月十一,唐军攻占扎西纳。
从攻打扎西纳之初,到攻下扎西纳,唐军“攻城打援”前后用了二十四天,与唐军之前的疾进如风相比,攻下扎西纳的速度称得上龟速了。
但在这个龟速战术中,唐军取得的战果是:歼灭扎西纳军队十万四千,俘虏五万,俘虏非战力的部族十六万;共歼灭四支援军计七万五千,俘虏七万,俘虏随军部族十一万。
也就是说,吐蕃人在扎西纳一战中,共损失了二十万军队。
这对吐蕃的兵力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此时逻些王廷已经无兵可调,德庆驻扎了三万军队,要抵挡南下的河西军,不能调;藏布江以南的领主军队,已经征调五万去阻击剑南军,没法回调;象雄只有三个万户府、五个千户府,各地领主的军队加起来不到五万,似乎是杯水车薪,最主要的是隔得太远,调兵来不及。如此,除了逻些的五万守城军外,竟是无兵可调了。此时,只能下全民召兵令了,只要能上马的男丁都是兵,又东拼西凑征调起了二十万军队。但这二十万军队连同逻些的五万守城军都没有被调出去,因为扎西纳与逻些之间的林孜只是一个千户府,而且不具地利,王廷商议后决定集中所有兵力,将唐军败于逻些城下。
由此,东路唐军攻打林孜几乎就没有阻力了——不到一万的林孜军面临十几万唐军,即使还有着作战的勇气,但在绝对的劣势下,只有勇气是没法挽救败局的。
当晋阳公主这路唐军攻下扎西纳时,河西军也已经突破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南山口,攻下当雄军镇,跟着南下攻占扎玛牧区;当东路唐军打下林孜西进逻些时,河西军也打下了德庆,向逻些进发。
六月二十五,东路唐军兵抵逻些;二十七日,河西军也至逻些城下。两路唐军分别在东、南、北三面扎营,围了逻些。
晋阳公主的帅帐设在东面唐营中,二十八日,她在帅帐召开军事会议,东路和北路的将帅均出席军议。以萧琰的级别,还不够资格出席这样的军议,但萧曈将她作为记室参军带上了,说让她“长长见识”。因为将军们下去要传达指令,布置军事,所以参加这样的军事会议,是要带参谋幕僚和亲信文书的,后者往往是记室参军,官职不高,却往往是将帅的心腹。
李毓祯作为攻蕃的都元帅,她的帅帐很大,容纳下四五十人都还显得绰绰有余,各军的主帅都坐前面,将军坐后面,按说这么多人,萧琰又是坐在萧曈的侧后方,并不醒目,但因为只有她一人戴着面具,就招人眼目了,东路军的将军都往萧曈这边看,西宁军总管杨朔和萧曈比较熟,开
六月十一,唐军攻占扎西纳。
从攻打扎西纳之初,到攻下扎西纳,唐军“攻城打援”前后用了二十四天,与唐军之前的疾进如风相比,攻下扎西纳的速度称得上龟速了。
但在这个龟速战术中,唐军取得的战果是:歼灭扎西纳军队十万四千,俘虏五万,俘虏非战力的部族十六万;共歼灭四支援军计七万五千,俘虏七万,俘虏随军部族十一万。
也就是说,吐蕃人在扎西纳一战中,共损失了二十万军队。
这对吐蕃的兵力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此时逻些王廷已经无兵可调,德庆驻扎了三万军队,要抵挡南下的河西军,不能调;藏布江以南的领主军队,已经征调五万去阻击剑南军,没法回调;象雄只有三个万户府、五个千户府,各地领主的军队加起来不到五万,似乎是杯水车薪,最主要的是隔得太远,调兵来不及。如此,除了逻些的五万守城军外,竟是无兵可调了。此时,只能下全民召兵令了,只要能上马的男丁都是兵,又东拼西凑征调起了二十万军队。但这二十万军队连同逻些的五万守城军都没有被调出去,因为扎西纳与逻些之间的林孜只是一个千户府,而且不具地利,王廷商议后决定集中所有兵力,将唐军败于逻些城下。
由此,东路唐军攻打林孜几乎就没有阻力了——不到一万的林孜军面临十几万唐军,即使还有着作战的勇气,但在绝对的劣势下,只有勇气是没法挽救败局的。
当晋阳公主这路唐军攻下扎西纳时,河西军也已经突破念青唐古拉山脉的南山口,攻下当雄军镇,跟着南下攻占扎玛牧区;当东路唐军打下林孜西进逻些时,河西军也打下了德庆,向逻些进发。
六月二十五,东路唐军兵抵逻些;二十七日,河西军也至逻些城下。两路唐军分别在东、南、北三面扎营,围了逻些。
晋阳公主的帅帐设在东面唐营中,二十八日,她在帅帐召开军事会议,东路和北路的将帅均出席军议。以萧琰的级别,还不够资格出席这样的军议,但萧曈将她作为记室参军带上了,说让她“长长见识”。因为将军们下去要传达指令,布置军事,所以参加这样的军事会议,是要带参谋幕僚和亲信文书的,后者往往是记室参军,官职不高,却往往是将帅的心腹。
李毓祯作为攻蕃的都元帅,她的帅帐很大,容纳下四五十人都还显得绰绰有余,各军的主帅都坐前面,将军坐后面,按说这么多人,萧琰又是坐在萧曈的侧后方,并不醒目,但因为只有她一人戴着面具,就招人眼目了,东路军的将军都往萧曈这边看,西宁军总管杨朔和萧曈比较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