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其次,便是天湖书院的内部划分。

  古代君子注重全面发展,可不要以为读书人就是病怏怏,瘦弱弱,肩不能抗,手不能挑的,像是许哲这种贫家出身无法选择,但是对于赵太守这种豪门出身,从小就得文武双全,礼,乐,射,御,书,数全面发展,也就是俗称的君子六艺。

  而等到许哲进了通达学院,虽说学业更加艰难,但是依旧要挤出时间来大致学习一下。这倒不是必考之事,只是但凡许哲想要和上流阶层做交流,就必定要学会这几项基本技能,而且要精通其中一项。

  原身选择的是礼,这也是大部分贫寒子弟的选择。对比需要用到马匹的御之道,需要大家教授的乐,书和数之道,以及需要长期磨练的射之道,‘礼’无疑要轻松很多。只需要翻阅大量的古籍,自己汇总编制,就很容易得出一项自己的基本技能。至少,可以腆着大脸说声‘略有研究’了。

  当然,等到许哲来了这里,自然而然的就改变成为数之道了。本身理工科出身的许哲,真要论起数之道,完全可以秒杀众多的大明土著,这也是他特别骄傲的一点。毕竟一个理工出身的工科狗,混在一堆一天到晚风花雪月,之乎者也的读书人中间,他容易么他~

  刚开始来到大明的时候,许哲甚至幻想,如果真的活不下去,就找关系去书院教授这数之道。相信一旦他把什么高等函数,什么积分,微积分甩出去,必然可以引得众多大明土著欢欣鼓舞,说不得他许哲还能在历史长河中划上一笔,充当一下中国的‘泰勒.艾莉森’,‘莱布尼茨’。

  当然,事实证明,一个泥腿子出身,祖上往上数三代认识的大字加起来都没有一箩筐的贫农家族,能够祖坟冒青烟的出个举人已经是天大的荣幸了。这个举人还能以一己之力改变整个大明朝的数学进程,所有论点在未来几百年后都陆续得到验证,从而青史留名,让以后所有学习数之道的学子都崇拜的看着他的画像。

  这难度,啧!许哲想想实现后获得的收益和自己需要的付出,果断的扼杀了这个想法。也许等到以后自己功成名就,梦想和面包都已经实现,说不得还会留下一些东西给后代考虑考虑。现在,算了吧。

  扯远了。对于晋升官场,以后以出相入阁为目标的官场中人来说,君子六艺必不可少。即便不能样样精通,也要略知一二。但是对于科举无望,或者只能在家乡好友同年手里找一个差事的普通大众来说,君子六艺就有些无所谓了。

  很简单的道理,当你年薪过百万,家中有房有车,后面还有个游泳池,你当然会去追求精神生活,体验一下不同红酒之间的差异质感。但是,若是你只是个月薪两三千,家里还有七八张嘴等着喂饱的普通工薪阶层,你还会在意红酒的口味是偏甜还是偏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