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   等到现在农忙季节,更是一个个上赶着的似的忙活田里。无他,等不及罢了,这一天天的耽搁都是钱啊,要是往日耽搁也就耽搁了,毕竟大雪封山还有好几个月,越往后畜生越肥。现在可不行了,不说做秀才的买卖,就是往来三岔河或者在码头上支个摊子卖个杂货,只需要一个铜板的租金,就能挣着不少。

  这一家一户的,不仅娃娃们上学辛苦忙不停歇,就是老人家都琢磨着多编几个竹篮子竹篾子的换点糖果,再不济也能进山下点兔子什么的送去小课堂给先生们改善改善。这靠山吃山的,旁的没有,野果猎物还是不少的。

  整个邕城都活啦~

  张太守带着自家主簿漫步在码头大路上,看着两边密集的人群,摸着胡子乐呵呵:“看这场景,不知道的还以为赶集呢。谁又能想到不过是邕城的每日一景呢。”深山远路的,除了赶集,还真的很少见着这样的情况。

  “对啊,这许延年不过一年时间,就把邕城折腾成这样,真不愧是个人才。”实际情况最能说明问题,单看这大路两边的人群,就知道邕城百姓的生活状况了。

  “我看着应该不单是邕城的,雍州其他县城也有人过来的吧?”张太守在雍州多年,雍州周围方言土话不说说的十分利索,但是听话音还是可以听出来是哪边人的。

  “嗯,最近城内颇有些富豪找我,告状许延年抢了他们的活计呢。不少原先在雍州采购的物件,现在全跑邕城来了。”自从邕城三岔河一通,来往雍州更加便利。因着价格便宜,不少在雍州采购些山货竹篓的人都宁可再走一个时辰,也要往邕城来。

  当然,雍州真正的大富豪们肯定是不屑这些蝇头小利的,抱怨的自然都是些小商小贩,平日靠着倒腾物件换取银钱的那种,挣得就是那几个车马钱。现在水路方便,大家可以直接到邕城买货,自然不愿意再被那些人挣钱了。

  “哼,听说许延年把每年的皮货都收起来一起贩卖了。要不是这样,还要让那群人吃苦头。”张太守可不是雍州人,只要顾好真正的豪强,其余这些小商小贩的干他何事。想当初张太守才来雍州,这群人仗着地利可没少给他添麻烦。不过是些蝇头小利,吸民血脂的家伙,按着张太守心里恨不得全部消失才好。

  张主簿也就是一说,他和张太守向来同心共气,共同进退的:“虽说技不如人,却也担心这群人狗急跳墙,别自己吃不着肉就把饭桌掀了。”

  “他敢!”多年为官让张太守颇具威视,不怒自威:“你盯着,要是真有敢胡来的,直接处理了不需要经过我。”这主簿权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上官信得过那就是一任地方的实权二把手,上官信不过那就啥也不是。很明显,张主簿属于前面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