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此低的投入就可以取得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可能不重视。

  此后每半旬出的一次考试大红榜,简直就成了邕城最隆重的时候。考得好的自然笑着眼开,喜上眉梢,眼巴巴的就等着回去吃好吃的,装山大王了。考得不好的那就是如丧考妣,恨不得时间停止太阳永远不下山才好。

  山里人没文化,可不会空口白凭的教育,还不是撸起袖子就是一顿狂揍。许哲几次路过农户院子看着院子里哭爹喊娘的娃娃身上都一阵激灵,暗自警醒一定要把事情瞒好,要是以后这些娃娃知道那大红榜是自己出的主意,那晚上回去不被盖麻袋才有鬼。

  这一来二去,时间就匆匆过去。不知不觉中,许哲这里收留众多秀才不仅没有惹得邕城百姓不满,反而一个个的嫌弃不够,催着许哲多去雍州找找。不过就是吃饭多张嘴巴的事情,娃娃得到实惠是真的。

  只是平日里秀才基本不出门,这次要不是为了恩科邕城才不会聚集这么多的读书人。随着一天天的船运,秀才们可不就得离开了么。要不是雍州为货运集散地,水运发达,滞留人员多,这邕城小课堂能不能维持下去还是两说呢。

  许哲是既好笑,又着急。只能安排着许浩元天天驻守在雍州,逮着过往的秀才就上前询问,好歹才把小课堂运营下去。毕竟恩科明年才开始,秀才们也不在乎耽搁十天半个月的在一个地方,更何况不仅包吃包住有束脩拿,还可以和诸多同仁交流学问。

  一时间惹得雍州各地全部侧目,如果说雍州是水运货物集散地,那么邕城就成了秀才读书人的集散地。数不清的读书人自各地来,到达雍州后直接前往邕城暂住,等待心仪的船只后再各自告辞前往目的地,反正邕城距离雍州不过半个时辰的水路,极为方便。有些生活闲散,随遇而安的更是直接常驻邕城,教课之余不停的和来往的各地秀才切磋学问,倒也是人生乐事。

  邕城常年深处深山,人迹罕至,不少地方颇有几分野趣。无论是登高望远还是野外踏青,都能找着地方。而且邕城淳朴,各类活计收费都偏低,省着点几枚铜板也能玩一天,倒是惹得授课的先生每月大部分的束脩都落在本地。

  人来的多了,自然就吸引了不少家境富裕的读书人。既然是家境富裕的,那出门必然带着大把的银钱。做事做的好了,也自然不会在意那几个赏钱。自家挣的再加上富裕人家的打赏,虽说平摊下来不多,可是每月都有铜板进账,让邕城尤其是上延和东柳两镇的百姓颇为开怀。

  这三岔河支流一开,正经买卖还没有做几宗,边边角角的收益倒是有了不少。不仅是许哲满意,整个邕城都开心。因此对于许哲说的采砂船除了一艘继续采砂外出贩卖,其余全部改做货运船,大家都双手赞成,连句反对的话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