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5章 世界唯二
msp;这样设计既能为乘员提供四周防护,顶部空出的“露白空间”也不大,又能为防空火力提供全向射界。

  可惜,产能不足,“旋风”自行高射炮的总产量也就一百辆左右。

  德国陆军也知道flak38型20毫米高射炮先天存在毁伤能力和射高不足的问题,只是因为产量巨大而被一次又一次的拿来应急,没办法的办法。

  这趟经过实战检验,德陆军再次发现配备四联装20毫米高射炮的“旋风”也不能有效解决盟军战机,想出个用flak43型37毫米高射炮替换——在此基础上改进的“旋风”防空坦克改称“东风”防空坦克,这也是德军大批量生产的最后一款防空坦克。

  从1944年7月第一辆原型车生产开始,一共才43辆“东风”防空坦克走下生产线——虽然威力较“旋风”提升不少,但这43辆“东风”对于不断吃紧的前线而言,明显是塞牙缝都不够的节奏,自然也就不用期待能取得多大战果。

  在设计“东风”时,1944年5月,总结了过往设计的得失后,德陆军军械局与戴姆勒奔驰公司共同开发出了德国陆军最后的防空坦克“球形闪电”。

  “球形闪电”一开始就选择双联装30毫米mk103机炮作为主武器,避免再次因为后效不足而更换主武器、修改设计的尴尬。

  先进、性能好,采用全封闭球形炮塔,炮塔使用液压驱动,炮口指向能力达到了每秒60度,反应非常快捷。

  炮手像坐在放大了的轰炸机机腹炮塔里头,通过对空潜望镜和测距仪进行搜索、瞄准射击。

  得益于mk103型机炮的强大性能,“球形闪电”拥有450发每分钟的高射速和5700米的射程,总备弹1200发,轰炸机命中个三五发就能干掉。

  至于单发战斗机,基本上只要爱上一发30毫米炮弹,那就得往下掉!

  它还不单能防控,在遭遇战时,经济时刻甚至能用来对付盟军的坦克——如果使用当时对德军而言比较宝贵的40型曳光穿甲弹,盟军大部分装甲车辆见它就如同遇上了死神!

  mk103机炮装在德军的轰炸机、强击机上时,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反坦克,包括斯大林2型坦克在内,所有盟军的装甲车辆侧甲、后部装甲同顶部装甲对上它都得完蛋。

  这种犀利的穿甲弹内有个直径16毫米,重231克的钨合金弹芯,在100米距离内都可击穿8毫米厚的装甲!

  幸好德国钨紧缺,不然要是大规模配备钨合金单芯的炮弹,德国的“虎、豹、大象”们的战斗力还得飙升一截。

  “球形闪电”的炮口指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