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5章 世界唯二
�的约瑟夫终于开口道:“德国佬这也是给逼的...”
1943年,苏德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曾经横扫欧洲大陆的德军装甲集群锐气已远不如前,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已经缓过气来的苏联红军。
那时候的德军装甲集群,除了要面对苏军地面装甲部队优势数量、漫山遍野而来的“t34冲击”、“装甲洪流”之外,还要遭到来自空中以伊尔-2为代表的苏军强击机群和前线轰炸机群的狂轰乱炸。
据留下来的德军文献记载,仅在1942年一年,德军在东线就消耗了780万发20毫米高射炮弹,40万发37毫米高射炮弹和大约103万发88毫米高射炮弹。
防空变得极其重要,要是防空力量不足,苏联空军的“黑色死神”分分钟就能叫德国佬做人!
那时候苏联随着大批新型战斗机装备部队,苏联空军飞行员的技战术也在残酷的战争中经过大浪淘沙、越来越精湛,曾经藐视一切的德国空军也陷入了和苏联空军争夺战场制空权的拉锯战。
空军常常自顾不暇,德国陆军只能自食其力,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自己头顶上的天空、保住脑袋。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国陆军认为此前利用i号坦克、各型号半轮履带车这些平台加装防空炮改造的应急“武器运载车”系列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装甲防护薄弱、机动性糟糕,无法满足“伴随装甲部队进攻,并提供野战防空”的作战需要。
但这时候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苏联刚以守转攻,而德国还有能力多会战争主动权。
这节骨眼上,德国后方军工厂担负着繁重的主战武器装备生产任务,这时要求他们再重新设计一款适应当时作战需求的新型装甲底盘,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想要新式、符合实际需求的自行高射炮,在地盘上一项上德过陆军的选择就不多,当时最合适,甚至唯一合适的就是大量在后方待修的四号坦克底盘。
战争激烈,坦克损毁得也多,有些连集团军一级的修理厂都无法修复,但坦克宝贵、丢弃有可惜,只能在可能的情况下送回本土修复。
四号坦克,修一辆总比新造一辆省工时,加上运输成本都如此。
德军的四号坦克性能均衡,这种地盘上之装高射炮,越野能力、承载能力都不错,算是逼出来的办法中的一个好主意。
东线告急,德国装甲集团天天挨空袭,急得很。这头本土军工部门效率算可以,说干就干,还加急。
到43年的12月,德国的第一款全履带式防空车辆的样车就成了,配备的武器是当时德军装备量�
1943年,苏德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曾经横扫欧洲大陆的德军装甲集群锐气已远不如前,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已经缓过气来的苏联红军。
那时候的德军装甲集群,除了要面对苏军地面装甲部队优势数量、漫山遍野而来的“t34冲击”、“装甲洪流”之外,还要遭到来自空中以伊尔-2为代表的苏军强击机群和前线轰炸机群的狂轰乱炸。
据留下来的德军文献记载,仅在1942年一年,德军在东线就消耗了780万发20毫米高射炮弹,40万发37毫米高射炮弹和大约103万发88毫米高射炮弹。
防空变得极其重要,要是防空力量不足,苏联空军的“黑色死神”分分钟就能叫德国佬做人!
那时候苏联随着大批新型战斗机装备部队,苏联空军飞行员的技战术也在残酷的战争中经过大浪淘沙、越来越精湛,曾经藐视一切的德国空军也陷入了和苏联空军争夺战场制空权的拉锯战。
空军常常自顾不暇,德国陆军只能自食其力,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护自己头顶上的天空、保住脑袋。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国陆军认为此前利用i号坦克、各型号半轮履带车这些平台加装防空炮改造的应急“武器运载车”系列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装甲防护薄弱、机动性糟糕,无法满足“伴随装甲部队进攻,并提供野战防空”的作战需要。
但这时候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苏联刚以守转攻,而德国还有能力多会战争主动权。
这节骨眼上,德国后方军工厂担负着繁重的主战武器装备生产任务,这时要求他们再重新设计一款适应当时作战需求的新型装甲底盘,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想要新式、符合实际需求的自行高射炮,在地盘上一项上德过陆军的选择就不多,当时最合适,甚至唯一合适的就是大量在后方待修的四号坦克底盘。
战争激烈,坦克损毁得也多,有些连集团军一级的修理厂都无法修复,但坦克宝贵、丢弃有可惜,只能在可能的情况下送回本土修复。
四号坦克,修一辆总比新造一辆省工时,加上运输成本都如此。
德军的四号坦克性能均衡,这种地盘上之装高射炮,越野能力、承载能力都不错,算是逼出来的办法中的一个好主意。
东线告急,德国装甲集团天天挨空袭,急得很。这头本土军工部门效率算可以,说干就干,还加急。
到43年的12月,德国的第一款全履带式防空车辆的样车就成了,配备的武器是当时德军装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