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0章 万人坑之上
��,而不是最有名的死亡集中营。

  大部分被送到集中营的产业工人,命运还是短时间内就被杀。

  第三帝国对于劳动力的利用是个很矛盾结合体,一边国内的劳动力越来越紧缺,另一边死活没有实行彻底的战争总动员。

  而且在强迫集中营囚犯劳动的同时,另另一边却又在不断屠杀犹太人,从早期的大部分使用“隔离区慢慢饥饿致死法”,到中后期的大规模屠杀加死亡集中营“工厂化杀人处理”。

  很矛盾,把人隔离起来,不给足够的食物,让里边的犹太人慢慢饥饿、生病而死。

  那样还是要给予少量食物的,而且隔离区内的人大部分、大部分时候根本无法创造劳动成效,很多都是在和饥饿、疾病作斗争,说白了就是慢慢等死。

  就像《辛德勒的名单》里描述的那样,在克拉科夫,隔离区内除了少数幸运儿能去辛德勒的搪瓷厂干活之外,其他大部分人就是在慢慢等死。

  干活?

  最多被强制去扫个雪、搬个砖。

  这是第三帝国在战争中对于劳动力的极大浪费!

  那是不是所有犹太人、战俘、吉普赛人...都是被死亡集中营处理掉,或者在隔离区慢慢等死?

  不,还是有不少囚犯会被纳(河蟹)粹在主动强制筛选、组织起来,德国人的工厂里干活,身不由己地为第三帝国服务。

  而不是像辛德勒一开始那样德国资本家跑去向占领军贿赂、要廉价劳动力,然后资本家大发战争财。

  在系统组织时,不为纳(河蟹)粹服务?

  那就是死!

  甚至第三帝国的不少军工厂里都有集中营囚犯干活,那些人本就是有技能的熟练产业工人,所以暂时得以活命。

  最极端的例子,从如今保留下来的历史照片上知晓,当初德国生产v2导弹的巨大地下军工厂里,就有不少身穿囚犯服的技术装配工。

  导弹制造厂里都有囚犯,像开挖隧道、修桥铺路、建筑工地这些重体力劳动场所,使用有一技之长或者身体强壮的囚犯劳工更正常。

  这处挖了两年的隧道群的修建者中有集中营调过来的囚犯很正常,这个张楠和约瑟夫等人都知道个大概,有可能前前后后使用了五至十万名囚犯、战俘!

  心里产生一丝压抑,之前这里没发现任何同囚犯、战俘劳工的物品,这会突然出现...

  至少五万集中营劳工在这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