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0章 万人坑之上
��联系工厂,邀请这位姑娘兼职当模特,拍摄了一组写真。

  姑娘火了,多家公司向她发出当全职模特的邀请。

  然后么...

  这位军工厂里当铆钉工人的姑娘很快把名字改成了玛丽莲-梦露,迷倒了几代人。

  梦露当过军工厂铆钉工人,不过也有人说她装螺旋桨的照片是“火了”之后为海报摆拍的,那时候她的真实工作是一家降落伞厂的质检员。

  但不管如何,她在44年那会,就是军工厂里的一名工人。

  梦露很幸运,要是那时候她是造船厂或者坦克工厂里的一名焊工,估计也不大会成为万人迷,至少每天灰头土脸的,一定光鲜不了。

  而在44年的美国,重工业生产中,一线工人里女性一点不稀罕。

  美国很多地方就已经是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一切为了战争。

  至于苏联...

  死亡2700万,为了胜利,为了复仇,那是女人当牲口用,至于男人们,很多大概是当自己已经死了。

  而德国在43年、44年是在本土还基本保持着“八小时工作制”,但也已经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在战争后期,不得不招募了一些女工和未成年的童工。

  就算这样,对于雅利安人,那还是“八小时、一周一天休息工作制”。

  十四五岁,也算童工吧。

  其实吧,战争开始没多久,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就在德国出现。

  因为几百万青年男性加入军队,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德国人很早就强迫集中营内的囚犯劳动,但这个计划做得不够彻底,还矛盾百出。

  比如像在奥斯维辛,总会有些所谓“有用的人”被暂时留下性命去干活,强迫他们为第三帝国干活。

  什么是“有用的人”?

  各类技术工人就是,工程师有时也算。

  那教师、律师、音乐家、文职职员、商人、作家?

  除非碰上个喜欢听音乐的变态集中营指挥官,不然包括音乐家在内的这些人,都可以直接送去毒气室!

  对于“有用”的产业工人,纳(河蟹)粹可就不是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了,一般都是逼其劳作致死,反正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手送来。

  当然,集中营需要“有用的人”的时候总是少数,不然奥斯维辛就该变成全世界最大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