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剑之道(下)
  自唐城乘宝船东行十日,终于看见了陆地的影子。这只是一小岛而已,但对于船上的乘客而言,这意味着即将脚踏实地了。

  宝船经过那小岛又行了一日,开始顺着陆地前行,进入一片狭长的海区,水手称之为“红潮海”,据说是因为每年夏季海潮会变成赤色而得名。

  “扶英国世世代代是我大余国藩属,前朝时扶英国主每十年入朝一次,以所进贡东海鲡珠换取皇帝的封赏,我大余立国之后,念他们海路不易,免了十年入朝的常例。但扶英人对我大余人仍是敬爱有加,语言服饰乃至文字都与大余无异,甚至于姓氏也与大余一般,直到二十六年前扶英新国主亲政变法,扶英开始学泰西诸国,才渐渐同我大余疏远了。”

  宝船上的船长对这些少年非常客气,当众人问及他们将抵达的扶英时,他娓娓而谈:“这二十六年来,扶英变化极大,可以称得上是日新月异,但也乱得很。”

  轩辕望好奇地打量着港口岸边的建筑,大多和余国没有什么差别,斗拱飞檐应有尽有。岸上人物的衣着略有不同,比起余国如今的式样更带了几许古意。但与他们起程时的港口唐城来看,这个名叫“贵立”的港城要繁华与喧热得多。港中停着不少他们在航程中所见的铁船,铁旗上飘扬着各式各样的旗帜,这些招展的旗帜给港口平添了几分热闹。

  “回舱吧,就要靠岸了!”水员的招呼让看热闹的少年们依依不舍地回到了舱内,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自己简单的行装,期待着在这异国他乡可能遇到的新鲜事物。

  对来自大余国的使者,扶英的接待至少从表面上看还是很热情的。执政的宰相原秀泽虽然不曾亲自来迎,但主管外务的礼务相藤西行却自扶英都城河门城赶来了。毕竟,赵王可是有史以来第一位登上扶英的神洲大陆的王子,而对于向来存在于神洲上大一统帝国的阴影下的扶英,要想真正摆脱对大余国的敬畏,还必须有一个过程。

  随同赵王来的人足有千余之众,这样的排场颇让扶英国的礼务相藤西行咋舌,宾主经过冗长的礼仪之后才开始正式会谈,他们是如何谈的,轩辕望等人是无从知晓。会谈的结果,是赵王一行暂时在贵立住下来。由于人太多,寻常的馆驿是无法安置下这么多人的,好在扶英为他们腾了两处大的院落,又将一处驿馆挤得满满的,这才将众人安置下来,好在有许多人是不久便要离去的。只在贵立住了两日,赵王殿下与华闲之等重要臣僚便去了河门拜谒扶英国主,而轩辕望等人住的那个大院子则被指定为“余国会馆”。

  “你去哪儿?”

  才一安定下来,扶英国负责接待的官员便将少年们分配到贵立城中的学堂上学。与大余的私塾不同,扶英国的学堂大都是国立,凡是孩童都免费启蒙,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