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剑之道(上)
大海波涛起伏翻滚永不息止,海面上水天空阔,极目望去,万里碧空如洗。几只海鸟贴着海面飞掠,在浪尖之上舞蹈。海风拂面,调皮地抚弄着人的须发衣衫,而被海风鼓起来的白帆,则象天上的云彩。
正是暖春时节,来自大陆的季风将船吹得向东南而行。柳孤寒斜靠在甲板上,经过几日昏天黑地的晕船之后,他原本重伤未愈的身躯越发虚弱了,但好在肺部的创伤在一个多月的休养后已不碍事,他原本想悄悄离开华闲之,但却被挽留下来。这一次赵王出使扶英所乘的宝船有三艘,再加上那些小船小艇,倒也是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华闲之与赵王在最大的宝船之上,而他的弟子则与去扶英“随侍”的少年们呆在这艘船中。最大的一艘宝船高有五层,上面若是满载可乘六百余人,大余帝国的造船业,倒不曾因为这些年的闭关锁国而完全毁弃。
“若是没有什么确切的地方可去,何不随我们一起东渡扶英,看看那异国风情?”
华闲之邀请的问很随意,却让柳孤寒有种无法拒绝的感觉,现在想来都让他自己觉得奇怪。除了他,石铁山因为被车行老板开革了无处可去,也跟随而来。
“远钟师兄,你随老师日子最久,说说老师的心剑究竟是怎么回事?”
轩辕望收回木剑,这些日子他们便在宝船的甲板之上练剑,因为华闲之不在侧他们害怕收不住手便换了木剑。
柳孤寒向他们那个方向看了一眼,自己两次为华闲之心剑所制,他明明手中无剑,但那剑意却真真实实。
崔远钟盘膝坐在甲板之上,宝船的甲板早被少年们擦得干干净净的,见他坐下,石铁山也跟着坐了下来。
“这个世上高明的剑技,无外乎三种。”崔远钟看了看满脸崇敬之色的石铁山,微微一笑:“第一种是烈士之剑,使剑者以精气神御剑,手执三尺青锋,剑锋所指,虽铁石莫能当;第二种是帝王之剑,使剑者吞食天地,包容四海,提剑者拓疆辟壤平定天下;第三种是仁者心剑,仁者心剑以至善为柄,以仁义理智信为锋,以真、公、义为法,以变、通、易为式,内则修己身,外则制不平。烈士之剑,可逞平生意气于一时,帝王之剑,可赐百姓安乐于一世,而仁者心剑,则穷达古今包容宇宙,为万世之法,又谓之大道。”
柳孤寒心重重跳了一下,虽然心里本能地浮起“好大口气好大道理”的讥讽,但这段话在崔远钟口中说了出来,再与这些日子来他对华闲之的认识相应证,他不得不承认,崔远钟的这段剑理着实有几分依据。
轩辕望却是怔了怔,这段话他并不陌生,不过是前代圣人著书立说集之大成罢了,但将前圣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道理用来阐述剑,对于他来说却是前所未闻的�
正是暖春时节,来自大陆的季风将船吹得向东南而行。柳孤寒斜靠在甲板上,经过几日昏天黑地的晕船之后,他原本重伤未愈的身躯越发虚弱了,但好在肺部的创伤在一个多月的休养后已不碍事,他原本想悄悄离开华闲之,但却被挽留下来。这一次赵王出使扶英所乘的宝船有三艘,再加上那些小船小艇,倒也是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华闲之与赵王在最大的宝船之上,而他的弟子则与去扶英“随侍”的少年们呆在这艘船中。最大的一艘宝船高有五层,上面若是满载可乘六百余人,大余帝国的造船业,倒不曾因为这些年的闭关锁国而完全毁弃。
“若是没有什么确切的地方可去,何不随我们一起东渡扶英,看看那异国风情?”
华闲之邀请的问很随意,却让柳孤寒有种无法拒绝的感觉,现在想来都让他自己觉得奇怪。除了他,石铁山因为被车行老板开革了无处可去,也跟随而来。
“远钟师兄,你随老师日子最久,说说老师的心剑究竟是怎么回事?”
轩辕望收回木剑,这些日子他们便在宝船的甲板之上练剑,因为华闲之不在侧他们害怕收不住手便换了木剑。
柳孤寒向他们那个方向看了一眼,自己两次为华闲之心剑所制,他明明手中无剑,但那剑意却真真实实。
崔远钟盘膝坐在甲板之上,宝船的甲板早被少年们擦得干干净净的,见他坐下,石铁山也跟着坐了下来。
“这个世上高明的剑技,无外乎三种。”崔远钟看了看满脸崇敬之色的石铁山,微微一笑:“第一种是烈士之剑,使剑者以精气神御剑,手执三尺青锋,剑锋所指,虽铁石莫能当;第二种是帝王之剑,使剑者吞食天地,包容四海,提剑者拓疆辟壤平定天下;第三种是仁者心剑,仁者心剑以至善为柄,以仁义理智信为锋,以真、公、义为法,以变、通、易为式,内则修己身,外则制不平。烈士之剑,可逞平生意气于一时,帝王之剑,可赐百姓安乐于一世,而仁者心剑,则穷达古今包容宇宙,为万世之法,又谓之大道。”
柳孤寒心重重跳了一下,虽然心里本能地浮起“好大口气好大道理”的讥讽,但这段话在崔远钟口中说了出来,再与这些日子来他对华闲之的认识相应证,他不得不承认,崔远钟的这段剑理着实有几分依据。
轩辕望却是怔了怔,这段话他并不陌生,不过是前代圣人著书立说集之大成罢了,但将前圣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道理用来阐述剑,对于他来说却是前所未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