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装甲作战理论之二
  导读:德军的装甲部队作为二战中德国陆军的核心力量,无疑是战争中的佼佼者。它的战术思想是由德国装甲部队之父古德里安创立的。它开创了现代立体式战争的先河,它充分发挥了德军各兵种尤其是装甲部队和空军的战斗力。相对于一战时的德军,部队的机动性大大提高,从而使得由堡垒,壕沟,地雷和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阵线再它面前型同虚设。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德军在西线战场总的战略思想并未有实质性的变化,但两次战争的初期战果却有天壤之别,前一次德军苦战几年,伤亡数百万人,仍未达到其作战目标,并最后溃败。而20多年后,再同一地点,德军只以伤亡数万人

  德军的装甲部队作为二战中德国陆军的核心力量,无疑是战争中的佼佼者。它的战术思想是由德国装甲部队之父古德里安创立的。它开创了现代立体式战争的先河,它充分发挥了德军各兵种尤其是装甲部队和空军的战斗力。相对于一战时的德军,部队的机动性大大提高,从而使得由堡垒,壕沟,地雷和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阵线再它面前型同虚设。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德军在西线战场总的战略思想并未有实质性的变化,但两次战争的初期战果却有天壤之别,前一次德军苦战几年,伤亡数百万人,仍未达到其作战目标,并最后溃败。而20多年后,再同一地点,德军只以伤亡数万人的代价,仅用了一个多月就吧英法联军赶下了海,法国随后投降。造成如此大的差别的原因就在于德国的装甲部队。

  德军的装甲部队把自己的机动能力发挥到了及至。是战局从一开始就成一边倒的局势,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强大得空军配合下,装甲部队快速突击敌军防守的薄弱处,以迅猛的攻势打开敌军阵线缺口,而摩托化步兵快速跟上,巩固并扩大突破口,这样战争就不会再演变为消耗巨大的阵地战。空军的主要任务是,猛烈的攻击敌军坚固的堡垒,为装甲部队的进攻先初步扫清障碍,继而向战线的纵深强力突击,摧毁敌军的交通枢纽,指挥系统,阻击敌军增援部队,尽一切力量消灭敌军有生力量。装甲部队再达成突破后,迅速机动,切断敌军退路或补给线,或快速穿插将敌军分割包围。总之,一句话就是,不停的快速突破,先发制人的打乱敌军的部署,不给敌军以喘息之机。可以说这种战术,开创了现代战争的先河,再战争初期,确实是攻无不克,我想要不是苏联具有巨大的战争潜力和广阔的战略后方,恐怕也难逃同法国一样的命运。

  那么这种战术就没有致命的弱点了吗?世间没有完美的事物,,闪电战的运用也是一样的。

  1首先,作为进攻方的德军装甲部队,其迅猛的攻势和快速的突击,是否会造成孤军深入?其侧翼由谁保护?步兵的快速跟进固然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如果步兵的跟进受阻,或跟进不够迅速,那快速突进的装甲部队其不是钻进了对方的口袋?!以阿登战役为例,古德里安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