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晚膳之前,烤甘薯的香气在皇庄飘散。

  管事中官精挑细选,呈上的甘薯大小相似,烤熟后拨皮,切成指节大小的方块,方便入口。

  张永执银筷,一一试过。自己先吃下一块,半晌不觉有异,才点点头,道:“陛下,可用。”

  闻到香气,朱厚照早迫不及待。

  不等张永话音落下,直接挟起一块送到嘴里。嚼了嚼,甜糯的味道-侵-袭-味蕾,双眼立即发亮。没等咽下去,立即又夹起第二块。

  腮帮鼓起,吃相豪迈,丝毫不逊于在客栈咬馒头喝汤。

  看着朱厚照,张永心情复杂,满脸苦色。明显是在担忧,回京之后,天子继续这般,两宫过问,他该如何交代。

  十多年的教养,出宫一趟竟全丢到脑后?

  天子年轻,不识人心险恶,必定是身边人撺掇!

  两宫惦记上,必会引来司礼监过问,“待遇”怕要向刘瑾看齐。真到那一天,日子可怎么过!

  “的确好吃。”

  连吃五块,朱厚照仍意犹未尽。放下筷子,饮一口热汤。

  “杨先生也用。”

  “谢陛下。”

  在杨瓒看来,烤甘薯,应该是近皮的部分最好吃。都给剥掉,立时少了滋味。不过,能在大明吃到甘薯,已是相当不容易。既然有得吃,就没那么多需要抱怨。

  和天子用膳,自然要分餐。

  五块甘薯,分到三只碗中,杨瓒和顾鼎各得两块,余下一块,则分于定武卫千户。

  甘薯入口,比不上后世改良品种,口感差了些,却是格外的甜。

  用过两块,杨瓒放下筷子。

  端起热汤,饮下一口,几乎可以肯定,回宫之后,朱厚照必定下旨,令皇庄购买更多甘薯,遍寻佛郎机人,扩大种植面积。

  上行下效,皇庄宫庄种植新粮,功臣勋贵总要有所表示。舍弃稻麦,全部改种不可能。一人种上几亩十几亩,集合到一起,都是不小的数字。

  食用甘薯过多可能造成的种种问题,现在来看,全都可以忽略不计。无论边军还是边民,首要面临的是吃饱肚子。

  肚子都吃不饱,何谈其他。

  军饷本该出自国库,边镇军屯民屯为补充军粮之用。

  内库不缺钱,但不能代替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