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库。否则,朝廷何必设户部光禄寺,何必建立国库府库。

  只为给朝廷地方官员瓒银子?

  小冰河期的到来,迫在眉睫。

  杨瓒-穿-越-不到两年,仅莱州宣府等地,发生的地震旱灾次数,两个巴掌都数不过来。遍及全国,地震水灾不计其数。每月都有快马飞驰入京,请求朝廷赈济灾民。

  天灾之下,百姓沦为流民,流民集结落草,酿成匪患。

  匪患最严重几地,官文所载,实是触目惊心。

  一切的根源,全在两个字:生存。

  凡是*,都有解决之法。

  请下圣旨,杨瓒可以剿匪,东西两厂和锦衣卫可以缉拿贪官。

  天灾降临,实非人力可及。

  气候变化,灾祸不断。土地不丰,亩产下降,纵是连年减免税收,甚至免除几地税收,也是杯水车薪,民生艰难。

  甘薯的出现,让杨瓒看到一丝曙光。

  希望存在,就有前进的动力。

  一瞬间,杨瓒很有冲动,请圣旨,造船出海!

  握紧手指,咬住腮帮,感到一阵刺痛,发热的大脑才慢慢冷静下来。

  还不是时候。

  即便要做海上生意,也需等王参议在江浙立稳。

  主管双屿,仅能做走私买卖,还要避开朝廷耳目。等到权-柄增大,主政一方,便可利用当地资源,造双桅海船,杨帆出海。

  不求横跨大洋,远航新大陆,拦截欧罗巴海盗总不成问题。

  为抢夺财富,欧洲君主可以不要脸面,大发劫掠证,使海盗行为变得“合法”。

  杨瓒不过是参与其中,分一杯羹。主要目的不是金银,而是粮食。当然,前者也是多多益善。

  得到新航路的海图,寻来足够多的耐寒作物,从根本上夯实明朝根基,回过头来,大可执起刀剪,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咔嚓咔嚓修剪枝叶。

  他力气不够,底气不足,还有谢状元,顾榜眼,顾同知。实在不成,三位阁老同样可以拉下水。

  尽管要冒相当风险,比起事后“收益”,当可一博。

  这些道理,杨瓒想过多次,曾向朱厚照透出大概。没有细讲,只因时机不到。

  如今甘薯出现,条件成熟,正方便杨御史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