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来降海匪,共十二人,常年盘踞浙海,均未沈岳手下。

  自弘治十三年,沈岳杀前任匪首,夺其海船,占其岛屿,自封千人首领。其后,行强硬手段,震慑手下匪徒,俱为其所用。

  弘治十三年,肃-清-内部,势力开始向外扩张,驱策手下海匪打-劫过往船只,洗-劫-岸上村落,恶名传遍浙海,遍及福宁州等地。

  随其实力增强,附近的小股海匪或主动投靠,或被打散吞并。实在是硬骨头,吞不下,都被沉海。起营寨之地,纵火-焚-烧,人丁尽杀,鸡犬不留。

  弘治十五年,沈岳的触角伸向宁波府,同许光头谢十六狭路相逢,一场冲突在所难免。

  凭借船只数量占优,火-器-弓-弩犀利,许光头谢十六小胜一局。

  沈岳不得不留下十条船货,灰溜溜退走,缩回老巢。

  梁子就此结下。

  在那之后,两股势力-摩-擦-不断,几乎是水火不容。

  每次在海上遇见,均会刀-兵-相向。动起手来,不撞沉烧毁一两艘海船,死伤十几条人命,绝不善罢甘休。

  后因沈岳同倭人勾结,收买倭人武士为其卖命,手段愈发狠辣,实力渐渐超过许光头。又因后者被谢十六等人架空,千余海匪,实际分作几股势力,渐无法同沈岳抗衡,落入下风。

  双方相遇,许光头手下海船,不大不小,总要吃几回亏。

  短期还能分庭抗礼,天长日久,大祸难免。

  谢十六等几经思索,终生出-脱-去-匪-身,招安上岸的心思。

  “沈岳其人,心狠手辣,安忍残贼。凡不降者,必百般-折-磨,方取其性命,家眷亦不放过。”

  “为其所困,不若受朝廷招安,尚能得个出身。”

  靠在囚室里,思及往日,谢十六口中苦涩,心情复杂难言。

  舱室门开启,看到被带进来的十几名海匪,双眼瞪大,乍然发出笑声。

  声音沙哑,如砂石相击,刺人耳鼓。

  校尉皱眉,上前两步,刀鞘击在舱壁上。

  “闭嘴!”

  谢十六充耳不闻,仍是笑。笑声中夹带着咳嗽,少顷,嘴角竟溢出血来。

  十几名海匪,不乏同谢十六“相熟”之人。见昔日对手落到这般下场,心惊之余,难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盗就是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