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 倭国-乱生,江浙福建沿海聚集的倭贼必会更多。提前防范,总比事后补救有用得多。

  五月上旬,谢丕一行抵达石见,受到当地大名热情接待。

  送出两匹绸缎,一套瓷器之后,谢丕避开,严嵩以“个人”身份,提出此行目的。

  “上使要买山地?”

  “正是。”严嵩道,“本官-欲-购木材,此地正合吾意。”

  见对方迟疑,严嵩言只伐木十年,其后仍归属原主。

  “如不放心,我等可以定契。”

  真是伐木?

  大名疑惑难消。

  先是番商,后是明朝使臣,莫非山上有什么好东西?

  无奈自身实力不强,周边对手虎视眈眈,实在没有太多时间给他考虑。况且,土地在他手中,明朝人不可能永远不走。只要增强实力,发现山中秘密,大可将其夺回!

  “如阁下能履行承诺,提供兵器,这座山便交给阁下!”

  “自然。”

  严嵩颔首轻笑,没有漏看对方的表情变化。略微思量,便知打的是什么主意。

  可笑!

  心下暗自嗤笑,面上却未显分毫。

  契书当场写下,第一批交付的长矛,将在六月中旬送到。

  对方想要火器,被严嵩拒绝。还想纠缠,严嵩直接挥袖,作势要走。

  “此地佳木,他处亦可寻。”

  潜台词,买下石见山,为的是山中木材。如果石见大名不卖,周防、安芸、出云,哪里不能买。

  严嵩的演技,未臻最高点,达到炉火纯青。但蒙几个倭人,实在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谈判的结果,严副使得偿所愿,大获全胜。

  倭人被各种收拾,还要点头哈腰,捧着契纸,连声道谢。

  看过契纸,谢丕挑起一边眉毛。

  山买下,附近的土地也圈了不少?

  “山中开矿,必惊动山下村民。如此以来,总能多出些保障。”

  无论谢丕还是严嵩,都不认为能长久占据银矿。除非明朝派兵,攻下这片土地。

  问题是,内阁六部定不会轻易点头。

  倭贼作乱,斩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