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p; 夏氏兄弟恭立在厅内,敬听父亲训导。

  夏夫人欢喜过后,隐隐升起一丝担忧。

  听传旨的天使言,宫中有太皇太后,太妃,还有皇太后。算起来,两层的婆婆。福姐儿是个好孩子,但要让婆婆都喜欢,怕是不容易。

  半个时辰后,夏家院门再开,夏长儒的儿子赶着骡车,车上载有布帛米面,直往族长家行去。

  沿途遇上族人邻居,兄弟三个没有吝啬,取出包着油纸的糕点糖果,一一发放。

  “家中有喜事,请叔伯相亲们莫要嫌弃。”

  路不算远,不大一会,即到族长家门前。

  车后跟了七八个孩童,瞅着放在簸箩里的糖块,满眼渴望。

  “拿去吧。”

  夏长儒的三子最是心软,想到刚刚一岁的儿子,抓来两把糖块,由其去分。

  两个兄弟看到了,也只是笑,并未阻止。

  待孩童散去,三兄弟才上前叩门。

  “五伯,七房侄儿前来拜会。”

  夏氏族中一片喜气,离开夏家的高凤翔,登上马车,直往城南,拜会南京守备太监傅容。

  傅容年过六旬,高凤翔还是小黄门时,没少得傅公公关照。待高凤翔发迹,傅容已到南京养老。

  说是守备太监,事实上,手中并无多少权利。

  南京遍地勋贵旧臣,砖头砸下来,都能拍到两个伯爷。稍有不慎,甭管守备镇守,都得不着好。

  傅容居住的宅院不大,三进门厅,黑油大门,门旁两尊石狮,个头不及高凤翔腰间。

  依镇守太监的品级和油水,实在是有些寒酸。

  无奈,情况所迫,傅公公不敢稍有谮越,否则,南京的官员能用口水淹死他。

  不像神京城的同僚,需要处理大量政务,这些官老爷闲来无事,最常做的就是上疏进言,弹劾时弊百官。

  最出名的一位,户科给事中戴铣。

  自今上登基,满打满算刚足半年。戴给谏递往顺天的弹劾奏疏,已超过六份,基本是前一份还在路上,后一份就送出应天。

  最近两月,戴给谏愈发勤奋,连递三份奏疏,都是弹劾杨瓒。

  奏疏中引经据典,言辞犀利,似恨到极点。

  连当事人都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