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 作为“始作俑者”,杨瓒默默退后两步,下定决心,今后到翰林院点卯,见到谢状元和顾榜眼一定绕道走。

  必要时,值房都可以换一换。

  又五日,天子除服。京城的酒楼茶肆重新热闹起来。

  吏部批条终于下来,许杨瓒回家省亲。

  杨土高兴得蹦高,杨瓒只能苦笑,身负皇命,不查清丹药之事,一天都不能离开京城。

  “四郎,真不能走?”

  “不能走。”

  杨瓒狠心摇头,杨土垂下头,再无心蹦高。

  诏狱中,顾卿正翻看校尉呈上的口供。

  宫中的道士僧人俱被押入诏狱,连日-审-讯,多数熬不住,胆子被吓破,几乎是问什么答什么。

  供词足有百页之多,牵涉在京道士十一人,番僧十九人。西番灌顶大国师、宪宗信任的真人一并牵连在内。

  更甚者,有僧道供出,太医院内藏-鬼-蜮,诊治先皇病情,方子虽然对症,用的药却有问题。

  此事非同小可,非但顾卿不能决定,连锦衣卫指挥使牟斌都无法轻下论断。

  “来人。”

  放下供词,顾卿唤来一名校尉,令其迅速往杨瓒府上,将人请来诏狱。

  “杨侍读问起,便言事情已有眉目,请来相商。”

  “是。”

  校尉领命离开,不到片刻,另有一名百户匆匆请见。

  “千户,数名番僧道人-纠-集狱外,意图不明!”

  番僧道人-纠-集?

  顾卿沉吟片刻,当即按刀起身,道:“随本官来。”

  他倒要看看,这些僧道聚集诏狱,意图为何!

  诏狱门前,数十名僧道盘膝而坐,或执拂尘,或敲钵盂,念诵经文声不绝。

  百姓不敢靠近,多围拢在四周。

  随人群数量增多,有虔诚信徒认出僧人中有西番大国师,道人中有宪宗皇帝亲敕封号的陈真人,当即跪地伏面,口中念念有词。

  京城之中,诏狱之前,从未出现过此等场面。

  僧道不动不怒,只是安坐在地,一味念经,纵然是锦衣卫也轻易奈何不得。

  丹药之事尚在暗查,僧道勾结藩王,只有口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