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弦之箭
��他某个机体、或者遥控其他某种设备,暂且不说别的问题,仅在信息传递方面,电磁场领域的通信技术就无法达到要求,一是电磁通信受光速限制,很难做到同步,二是电磁通信的带宽非常有限,不可能传递大容量信息,三是电磁通信极易受到干扰,信息传递难以做到真实稳定。只有解决了这三个问题的量子通信,才能够让人类的意识脱离肉体的束缚,进入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

  当然,在量子技术实用化之前,这些都只存在于科幻电影或者科幻小说之中。

  随着共和国的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制造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量子通信设备,那么这些变成现实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事实上,早在第一批遥控战斗机与空天轰炸机投入实战使用之前,共和国的科学家就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拓展应用研究,而第一个拓展应用研究仍然在军事领域,即制造出一种完全能够代替军人的“遥控战士”。

  更重要的是,大战结束后不久,共和国就开放了量子通信技术。

  也就是说,允许将量子通信技术用在非军事领域。

  当时,共和国当局资助了一个被称为“伤残军人康复计划”的工程,委托一家由政府与民营企业联合资助成立的科研机构开发伤残军人肢体替代品,使数以百万计的伤残军人能够获得自立的劳动能力,而关键技术就是量子通信,即通过量子通信技术让使用者遥控仿生假肢。

  不可否认,量子通信技术还有更好的应用空间。

  别的不说,如果能够全面推广,量子通信技术能够使社会信息网络的通信与容纳能力提高到一个难以想像的地步。

  问题是,对人类文明来说,在一些非常关键的技术取得突破之前,物质流通比信息传递更加重要。说得简单一点,在没有办法把质能转换公式逆向推导的情况下,也就是不能把能量转换为质量的情况下,物质流通仍然是人类文明活动的主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人类文明活动的主要目的。

  在此情况下,运输手段自然成为了决定文明发展程度的主要因素。

  在此之前,海运无疑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虽然海运的基本载体与基本方式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但是数百年间,运输效率却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比如在风帆时代,要将几万吨物资运送到大洋对岸,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而到了机械化时代,就不算多困难了,而到了21世纪,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这一点,从运输船只的发展历史就看得出来。

  问题是,海运的运输效率总归有个极限。

  虽然动力技术的进步,使商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