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和平契机
��打垮美国自然是最理想的选择。

  为了“巩固”战果,从1月18日开始,共和国天军开始有计划、有安排的轰炸西雅图周边方圆200千米范围内的城镇,用专门对付人员的传感器炸弹将华盛顿州西北地区变成了无人区。虽然为此消耗了数以亿计的弹药,但是结果却非常显著,即该地区的大约1500万人不得不被迫向内陆转移。

  到这个时候,共和国天军总算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战略打击手段。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

  将居民赶出城市,使依托城市的工厂变成摆设,只能削弱美国的战争潜力,而不能彻底打垮美国,毕竟早在1年前,美国就开始疏散工业设施,并且将主要工厂全都转移到了内陆地区,如果以轰炸的方式来摧毁这些工厂,代价将极为巨大。更重要的是,随着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涌向内陆城市,完成搬迁的工厂很快就能复工,美国的战争机器仍然会以极高的效率运转。

  要想打垮美国,不但要摧毁美国的物质基础,还要摧毁精神支柱。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得让美国人知道,共和国天军的轰炸机不但能够把成百上千的城镇变成无人区,还能将美国大地变成地狱。

  也就是说,得搞点大动静出来。

  2月4日,也就是共和国陆战队登上古巴的第二天,共和国天军发起了一次极为特殊的轰炸行动。

  这次轰炸行动,只出动了2架战略轰炸机,只投下了4枚炸弹。

  显然,关键不在轰炸机数量与投弹的规模,而是轰炸目标。

  遭到轰炸的不是城镇,也不是军事设施,更不是交通枢纽,而是真正的无人区,即西雅图南面的圣海伦斯火山!

  这是一座处于休眠状态的活火山,而且是美国西北地区最为活跃的火山。

  轰炸的目的就是要让这座火山苏醒过来!

  显然,投下的绝对不是普通炸弹,而是4枚爆炸当量相当于2000吨tnt的第五代战术核武器。因为共和国当局早就在《伦敦条约》与《斯德哥尔摩协议》中承诺不会首先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这两份国际条约都将第五代战术核武器归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共和国当局一直没有承认在大战期间使用过第五代战术核武器,只是宣布投向圣海伦斯火山的是一种新式炸弹。因为这4枚炸弹的威力确实足够巨大,引发的地震连远在10000多千米外的巴西与欧洲的地震台都发现了,所以有人认为,共和国已经在大战期间开发出了第六代核武器,也就是传说中的反物质炸弹。

  不管是第五代还是第六代,结果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