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和平契机
��炸弹到底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甚至没有人知道,共和国的军火工厂到底生产了多少枚这种炸弹。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战争结束之后,世界各国花了20年,用大约15000名排爆人员的生命才基本上清除了散布在各地的大约3000万枚这种炸弹。
事实上,正是这种被称为“人类克星”的传感器炸弹,为共和国天军指明了战略轰炸的方向。
这次轰炸之后,西雅图基本上成了死城。
虽然在2月份,共和国天军先后两次对西雅图进行了补充轰炸,但是这两次轰炸的主要任务都是继续散布传感器炸弹,增强轰炸效果。
当然,这几次轰炸绝不仅仅是夺走了100多万美国人的生命那么简单。
大战爆发前,西雅图的常住人口超过700万,算上居住在周围小城镇,在市区上班的移动人口,总量超过1200万,是美国的第七大城市,也是美国现代化工业最健全、最发达的城市。因为在2062年初,随着美国海军丧失太平洋的制海权,美国当局颁布了第一道战争疏散令,将包括西雅图在内的西部沿海大城市的工厂向内陆城市转移,并且劝告有能力的市民离开大城市,所以到战略打击开始的时候,西雅图的居民数量降低了许多,保守估计在400万到500万之间。
即便按照400万计算,这也意味着有将近300万人失去家园,沦为战争难民。
不管在哪个国家,300万战争难民都足以导致一场人道主义灾难,更别说是在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自由持枪的国家。要知道,大战爆发前,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明确规定公民有持枪权,而且各级政府不得强制收缴公民枪支的国家。事实上,正是这一情况,让共和国当局在考虑是否要攻上美国本土的时候,不得不三思而行。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个美国成年人都是准军人,而且任何一个美国人都有可能拿起武器与进入他们家园的敌人作战。
问题是,这个“敌人”并不一定是共和国军队,也许就是美国人,或者美国军队。
当300万名拥有枪支的西雅图市民被迫离开家园,前去寻找新的栖息地的时候,需要感到害怕的不是共和国领导人,而是美国的领导人。要知道,即便以美国的国力,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收容这么多的战争难民。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没有料到共和国军队会以如此极端的方式摧毁西雅图,美国当局根本没有做好应对准备,甚至无法为难民提供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所以为了生存下去的300万美国人冲出西雅图的时候,也就是邻近城镇遭殃的时候,也是美国社会动荡开始的时候。
这一情况,很快就引起了共和国天军的高度重视。
如果需要打垮美国,那么让美国�
事实上,正是这种被称为“人类克星”的传感器炸弹,为共和国天军指明了战略轰炸的方向。
这次轰炸之后,西雅图基本上成了死城。
虽然在2月份,共和国天军先后两次对西雅图进行了补充轰炸,但是这两次轰炸的主要任务都是继续散布传感器炸弹,增强轰炸效果。
当然,这几次轰炸绝不仅仅是夺走了100多万美国人的生命那么简单。
大战爆发前,西雅图的常住人口超过700万,算上居住在周围小城镇,在市区上班的移动人口,总量超过1200万,是美国的第七大城市,也是美国现代化工业最健全、最发达的城市。因为在2062年初,随着美国海军丧失太平洋的制海权,美国当局颁布了第一道战争疏散令,将包括西雅图在内的西部沿海大城市的工厂向内陆城市转移,并且劝告有能力的市民离开大城市,所以到战略打击开始的时候,西雅图的居民数量降低了许多,保守估计在400万到500万之间。
即便按照400万计算,这也意味着有将近300万人失去家园,沦为战争难民。
不管在哪个国家,300万战争难民都足以导致一场人道主义灾难,更别说是在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自由持枪的国家。要知道,大战爆发前,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明确规定公民有持枪权,而且各级政府不得强制收缴公民枪支的国家。事实上,正是这一情况,让共和国当局在考虑是否要攻上美国本土的时候,不得不三思而行。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个美国成年人都是准军人,而且任何一个美国人都有可能拿起武器与进入他们家园的敌人作战。
问题是,这个“敌人”并不一定是共和国军队,也许就是美国人,或者美国军队。
当300万名拥有枪支的西雅图市民被迫离开家园,前去寻找新的栖息地的时候,需要感到害怕的不是共和国领导人,而是美国的领导人。要知道,即便以美国的国力,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收容这么多的战争难民。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没有料到共和国军队会以如此极端的方式摧毁西雅图,美国当局根本没有做好应对准备,甚至无法为难民提供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所以为了生存下去的300万美国人冲出西雅图的时候,也就是邻近城镇遭殃的时候,也是美国社会动荡开始的时候。
这一情况,很快就引起了共和国天军的高度重视。
如果需要打垮美国,那么让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