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国舞台
近千人。战争还没结束,包括伊拉克与叙利亚在内,好几个盟国都表示将在战争结束之后把派驻土耳其的军队撤回去,不承担占领义务。如果占领土耳其的义务全部由共和国承担的话,必然会对战后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与巨大的付出比起来,占领土耳其的收获却微乎其微。

  在不考虑土耳其与欧洲国家关系的情况下,共和国当局就打了退堂鼓。

  对欧洲来说,土耳其同样是个烫手的山芋。

  虽然在库尔德斯坦独立出去之后,欧洲与土耳其的关系大为改善,至少法德意就再以民族问题指责土耳其,并且在大战爆发前解除了针对土耳其的武器禁运,但是受土耳其与希腊关系的影响,欧洲在处理土耳其问题的时候一直非常小心。

  要知道,希腊早就对法德意等国偏袒土耳其的做法感到不满了。

  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强国还不需要过分考虑希腊的感受,毕竟对于已经脱离北约集团、与美国分道扬镳的希腊来说,在共和国将触手伸入地中海之前,确实没有比留在欧盟内部更好的选择。

  问题是,现在不一样了。

  随着共和国在地中海东部站稳脚跟,希腊有了第二种选择,那就是脱欧入亚,以加入集约集团的方式脱离欧洲。真要闹到这一步,欧洲别说向外扩张,能够稳住自家成员就很不错了。要知道,希腊西边就是被称为“欧洲火药桶”的前南地区,往北则是与共和国关系密切的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以及经济不算太发达的阿尔卑斯国家。只要共和国在希腊成功登上欧洲大陆,欧洲就别想安宁。

  希腊就是欧洲的死穴,欧洲必须守住希腊。

  守住希腊,就得控制土耳其。

  受此影响,欧洲没有选择的余地,在共和国不想收拾残局的情况下,不得不接下这个烂摊子。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不见得是坏事。

  从战略上看,这至少将欧洲在小亚细亚方向上的战略防线向东推了1000多千米,让共和国无法通过土耳其染指欧洲大陆,也无法充分利用俄罗斯的黑海出海口,从而使共和国在能够对欧洲大陆产生重大影响的地中海地区的战略空间大幅度缩小。

  更重要的是,欧洲获得了一个解决塞浦路斯问题的机会。

  准确的说,欧洲强国获得了利用塞浦路斯问题来影响希腊的机会。

  虽然希腊与土耳其存在严重的领土与领海纠纷,但是两国矛盾的关键在塞浦路斯,即生活在这座岛屿上的希族与土族之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