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狂暴工具
�动,只是共和国天军的热身运动。
5月13日,天军让前线部队休息了一天,并且让轰炸机部队抓紧时间解决轰炸行动中暴露出的问题,并且总结经验教训。
5月14日,轰炸行动再次开始。
在这一天的24小时内,2000架轰炸机以6个小时为周期,总共对澳大利亚东部与东南部地区的主要城镇与工业区进行了4次千机大轰炸,投下了近20万吨弹药。
在接下来的1个多月中,轰炸行动的强度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上。
不得不承认,千机大轰炸中,压力最大的就是后勤保障部队。
前面已经提到,“盘古”号海上基地总共有48艘弹药模块船,每艘弹药模块船能够运载20万吨弹药,因此“盘古”号的自持力为48天。问题是,要在海上为48艘弹药模块船补满弹药,至少需要36天,算上模块船必须定期进行维护检修,所以在48天的作业周期中几乎没有几天空闲时间。事实上,这也是制约轰炸机出动效率的关键因素。要知道,2000架轰炸机的24小时出动量可以达到8000架次,而不是4000架次。事实上,这个问题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受到重视,只是海上基地本身也是平面结构的作战平台,因此继续增加弹药模块船的话,只会降低作业效率。受此影响,共和国海军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为第五代海上基地建造更多的弹药模块船,并且让弹药模块船返回后方港口进行装填作业,而不是建造单独的弹药补给船(大型弹药补给船的运载能力比弹药模块船要高得多,因此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作业效率)。问题是,因为第五代海上基地的需求量非常惊人,一直没有抽出建造能力来建造更多的弹药模块船,也就无法为每座海上基地配备第二套弹药模块系统,自然无法提高海上基地的作战效能。
这个问题,直到2060年6月下旬才得到解决。
当时,第二座第五代海上基地“女娲”号即将服役,而海军已经决定将“女娲”号派往夏威夷群岛,成为海上基地群的核心,所以属于“女娲”号的48艘弹药模块船暂时没有用武之地。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天军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战略轰炸行动,促使共和国海军以“海上基地群”的方式来利用手里的海上基地,而不是按照之前的计划,在控制威克岛与中途岛之后,用一座第五代海上基地来加强共和国海军在夏威夷群岛西部海域的存在,为进军瓦胡岛提供支援。
6月27日,属于“女娲”号的48艘弹药模块船满载而来。
当天,天军轰炸机群的出动率就达到了6000架次,而且还在最后一轮千机大轰炸的时候把目标对准了新西兰。
不得不说,在此之前,共和国当局对战�
5月13日,天军让前线部队休息了一天,并且让轰炸机部队抓紧时间解决轰炸行动中暴露出的问题,并且总结经验教训。
5月14日,轰炸行动再次开始。
在这一天的24小时内,2000架轰炸机以6个小时为周期,总共对澳大利亚东部与东南部地区的主要城镇与工业区进行了4次千机大轰炸,投下了近20万吨弹药。
在接下来的1个多月中,轰炸行动的强度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上。
不得不承认,千机大轰炸中,压力最大的就是后勤保障部队。
前面已经提到,“盘古”号海上基地总共有48艘弹药模块船,每艘弹药模块船能够运载20万吨弹药,因此“盘古”号的自持力为48天。问题是,要在海上为48艘弹药模块船补满弹药,至少需要36天,算上模块船必须定期进行维护检修,所以在48天的作业周期中几乎没有几天空闲时间。事实上,这也是制约轰炸机出动效率的关键因素。要知道,2000架轰炸机的24小时出动量可以达到8000架次,而不是4000架次。事实上,这个问题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受到重视,只是海上基地本身也是平面结构的作战平台,因此继续增加弹药模块船的话,只会降低作业效率。受此影响,共和国海军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为第五代海上基地建造更多的弹药模块船,并且让弹药模块船返回后方港口进行装填作业,而不是建造单独的弹药补给船(大型弹药补给船的运载能力比弹药模块船要高得多,因此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作业效率)。问题是,因为第五代海上基地的需求量非常惊人,一直没有抽出建造能力来建造更多的弹药模块船,也就无法为每座海上基地配备第二套弹药模块系统,自然无法提高海上基地的作战效能。
这个问题,直到2060年6月下旬才得到解决。
当时,第二座第五代海上基地“女娲”号即将服役,而海军已经决定将“女娲”号派往夏威夷群岛,成为海上基地群的核心,所以属于“女娲”号的48艘弹药模块船暂时没有用武之地。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天军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战略轰炸行动,促使共和国海军以“海上基地群”的方式来利用手里的海上基地,而不是按照之前的计划,在控制威克岛与中途岛之后,用一座第五代海上基地来加强共和国海军在夏威夷群岛西部海域的存在,为进军瓦胡岛提供支援。
6月27日,属于“女娲”号的48艘弹药模块船满载而来。
当天,天军轰炸机群的出动率就达到了6000架次,而且还在最后一轮千机大轰炸的时候把目标对准了新西兰。
不得不说,在此之前,共和国当局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