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眼高手低
往,肯定会为此争论,甚至会对作战计划做出调整。

  在先进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帮助下,美军很快就得出了结论,即把第34舰队派往澳大利亚,第三舰队获胜的概率也不会增加多少,反而会让美国海军仅有的一支主力舰队受到致命威胁。

  正是如此,第34舰队留在了新西兰。

  问题是,这一部署,并没给美国海军带来多少好处。

  这里就涉及到了美国海军面临的第三个问题,即战术上没有任何主动权可言。

  虽然美国海军在塔斯曼海集中部署了9艘航母(其中7艘属于第三舰队,2艘由第五舰队派来),24艘巡洋舰、36艘多用途驱逐舰、40艘反潜驱逐舰与20多艘攻击潜艇(其中至少一半是大型攻击潜艇,而不是专门用来执行破交任务的小型攻击潜艇),还投入了4座大型海上基地(其中3座是由40艘模块船组成的超级巨无霸)、以及相当于美国在战争爆发前拥有的航空兵总量的4000架作战飞机,但是比起汹涌而来的共和国海军,美军的优势并不明显,甚至没有优势可言。

  就拿至关重要的制空力量来说,在4000架作战飞机中,能够与j-22对抗的f-1(美国在战争爆发后重新为作战飞机命名,所有在大战期间服役的战机都采用新的命名体系)不到400架,而共和国海军派来的4000架作战飞机中,j-22不会少于1200架,而且其中300架部署在第三舰队的航母上。事实上,f-1的制空作战能力只比共和国海军的j-20强一些(受此影响,在2059年底,也就是f-1批量服役的时候,共和国海军开始淘汰j-20,一部分转交给了陆军航空兵,拿去执行对地支援任务,另外一部分转交给了盟国,还有一部分则交给二线部队),比j-22差了许多。只不过与美国海军之前的战斗机比起来,f-1至少能够在空战中与j-22过招,而不是连招架的力气也没有。

  由此可见,美国海军出了在兵力兵器上数量惊人之外,实际战斗力并不怎么样。

  现代战争中,决定主动权的不是兵力,而是战斗力。

  从双方的作战行动就看得出来,美国海军不但没有掌握主动权的能力,甚至连夺取主动权的信心都没有。别的不说,如果美国海军有信心取得主动权,就不应该等大到2月1日,即让共和国海军首先采取行动,而应该在1月下旬,即共和国海军还在忙着调集兵力的时候就发起反击,就算受陆战队影响无法攻占新喀里多尼亚,也能赶在共和国海军发起进攻之前摧毁努美阿港,延迟共和国海军的进攻行动。

  没有主动权,就只能被动挨打。

  问题是,掌握了主动权的共和国海军也不是没有烦恼。

  严格说来,共和国海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