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大转折
�有能够以征服者的身份进入巴格达!

  事实上,即便到了2059年底,美国海军的兵力也不足以发起进攻。

  原因很简单,美国海军得到了新的战舰,共和国海军也得到了新的战舰。

  美国海军接收第二批8艘“长滩”级主力舰之前,共和国海军就接受了8艘“唐”级主力舰。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唐”级与“秦”级的区别并不大,连命名方式都一样(这里的“唐”不是李渊建立的唐帝国,而是春秋时期的唐国),应该归为“秦”级改进型,没有必要单独成级,但是不管怎么说,在8艘“秦”级已经恢复战斗力之后,随着8艘“唐”级成军,共和国海军将拥有16艘主力舰,可以组建2支主力舰队,而美国海军只有8艘性能连“秦”级都比不上的主力舰,最多只能组成1支主力舰队。因为兵力相差过于悬殊,所以就算美国海军获得了有限的进攻能力,也很难扭转战局。

  更重要的是,这一差距还会随着时间拉到。

  众所周知,“秦”级与“唐”级都是在战争爆发前设计、并且开工建造的主力舰,因此严格按照规划施工,服役时间不比战前规定的早多久。从第三种主力舰,也就是备受注目的“汉”级开始,就是在战争期间建造的了。虽然开工时间晚,但是建造工作安排得更加紧密合理,也更能节约宝贵时间。别的不说,“汉”级主力舰的模块化程度比“秦”级高出了好几个级别,因此船台施工基本上就是将舰体模块组装起来、工程周期仅有6个月,下水后的舾装工作也是组装上层功能模块、工程周期也只有6个月。如此一来,在所有模块都能以流水线的方式生产、即不占用建造周期的情况下,在第一批8艘“汉”级于2060年3月底交付之后,将在2060年9月底交付第二批8艘,然后就能以每3个月一批的速度(主要是用来建造“唐”级的船台也参与了建造工作),交付其余批次。由此可直,到2060年底,共和国海军建造的主力舰将多达40艘,比美国海军多出8艘,如果算上8艘被击沉的“长滩”级的话,则多出了16艘。

  在实力不如对手、而且预期无法赶超对手的情况下,美国海军选择被动防御,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当然,美国海军并没因此放弃希望。

  从战后获取的资料来看,美国海军在2059年初,也就是雅浦海战后就制定了一份比较详细的战争计划,其核心思想就是利用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巨大战略优势,稳守各条主要战线,以空间换时间,争取在2到3年之内扭转不利局面。也就是说,要到2060年底、甚至要到2061年,美国海军才有可能掌握主动权。更重要的是,要想达到这个预期,美国海军必须充分利用西南太平洋地区的众多岛屿基地,并且迫使共和国海军攻占这些岛屿,以此消耗共和国海军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