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雅浦海战
�够给海军带来胜利。事实上,就连“秦”级的总设计师都认为这种极端设计思路会产生严重影响,不但会使战舰的作战使用受到限制,还会影响战舰的战斗力。
直到“雅浦海战”,这种极端设计思路才得到证实。
事实证明,兼顾各项战术性能的综合设计,让第51舰队的8艘“长滩”级主力舰变得异常脆弱,根本经不起战火考验,也就肩负不起主力舰的重任。
在第一主力舰队遭受打击的时候,第51舰队也遭到了第二轮炮击。
与集束子母弹发起的第一轮打击相比,由穿甲弹担纲的第二轮打击没有那么密集,却更加震撼。
从理论上讲,1枚穿甲弹就能瘫痪1艘主力舰,2到3枚穿甲弹就能击沉1艘主力舰。
虽然实战情况要比理论稍微差一点,比如在共和国海军测试穿甲弹威力的时候,就用了大约10枚穿甲弹才击沉了用来模仿“秦”级主力舰的靶舰,但是与测试不同的是,实战更加讲求效率,而且以瘫痪敌人为主,而不是以击沉敌人为主。说得直接一点,只要能够让敌舰瘫痪在海面上,总有办法击沉敌舰。
按照这一基本战术思想,炮击战术就非常明确了。
与100多年前的海上炮战相比,21世纪50年代的炮战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多出了很多高科技手段。
从理论上讲,在不考虑制导炮弹的情况下,炮战打的就是概率。
当然,有的时候还得把运气包括进去。
总而言之,只要炮击密度足够大,就一定能够击中目标。因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无法保证有足够大的炮击密度,所以在作战的时候,必须精确、合理的使用打击力量,提高炮弹的命中率。在100多年前,这一工作是由战舰上的枪炮长或者其他军官用最原始的计算工具来完成的,而在21世纪中叶,这一工作则交给了战舰上的火控计算机,由计算机算出最佳炮击方式。
虽然计算机的性能对炮击命中率有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很大,特别是在计算机的性能已经强大到能够指挥舰队作战的情况下,指挥几门电磁炮进行炮战,自然算不上是高难度的计算工作。
除去概率因素之后,对炮战影响最大的就是弹药性能。
当然,弹药性能指的不仅仅是炮弹的威力。相对而言,在炮弹的威力大到足以摧毁任何一种大型战舰的情况下,威力已经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如何将威力发挥出来,并且发挥到关键点上。
这就是炮弹的引信技术。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以21世纪中叶�
直到“雅浦海战”,这种极端设计思路才得到证实。
事实证明,兼顾各项战术性能的综合设计,让第51舰队的8艘“长滩”级主力舰变得异常脆弱,根本经不起战火考验,也就肩负不起主力舰的重任。
在第一主力舰队遭受打击的时候,第51舰队也遭到了第二轮炮击。
与集束子母弹发起的第一轮打击相比,由穿甲弹担纲的第二轮打击没有那么密集,却更加震撼。
从理论上讲,1枚穿甲弹就能瘫痪1艘主力舰,2到3枚穿甲弹就能击沉1艘主力舰。
虽然实战情况要比理论稍微差一点,比如在共和国海军测试穿甲弹威力的时候,就用了大约10枚穿甲弹才击沉了用来模仿“秦”级主力舰的靶舰,但是与测试不同的是,实战更加讲求效率,而且以瘫痪敌人为主,而不是以击沉敌人为主。说得直接一点,只要能够让敌舰瘫痪在海面上,总有办法击沉敌舰。
按照这一基本战术思想,炮击战术就非常明确了。
与100多年前的海上炮战相比,21世纪50年代的炮战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多出了很多高科技手段。
从理论上讲,在不考虑制导炮弹的情况下,炮战打的就是概率。
当然,有的时候还得把运气包括进去。
总而言之,只要炮击密度足够大,就一定能够击中目标。因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无法保证有足够大的炮击密度,所以在作战的时候,必须精确、合理的使用打击力量,提高炮弹的命中率。在100多年前,这一工作是由战舰上的枪炮长或者其他军官用最原始的计算工具来完成的,而在21世纪中叶,这一工作则交给了战舰上的火控计算机,由计算机算出最佳炮击方式。
虽然计算机的性能对炮击命中率有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很大,特别是在计算机的性能已经强大到能够指挥舰队作战的情况下,指挥几门电磁炮进行炮战,自然算不上是高难度的计算工作。
除去概率因素之后,对炮战影响最大的就是弹药性能。
当然,弹药性能指的不仅仅是炮弹的威力。相对而言,在炮弹的威力大到足以摧毁任何一种大型战舰的情况下,威力已经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如何将威力发挥出来,并且发挥到关键点上。
这就是炮弹的引信技术。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以21世纪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