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主力舰
/>
前面提到过,共和国海军的新一代巡洋舰强化了炮火,排水量增加了不少。
很明显,以电磁炮为唯一制海武器的“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的排水量肯定比只装备了3门第一代螺旋电磁炮的巡洋舰大得多。按照共和国海军公布的设计标准,该型战舰的标准排水量超过65000吨,按照20%的余量计算,满载排水量在78000吨左右,而实际最大排水量肯定超过80000吨。
建造这种近10万吨的战舰,肯定无法做到保密,更何况同时建造8艘。
因为用大口径电磁炮取代反舰导弹与舰载航空兵本来就是海军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共和国海军在启动“炮火型制海舰”的时候就引起了美国海军的重视,而且受到了美国情报机构的高度关注。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2055年之前,美国海军也有类似计划,而且美国的情报机构肯定掌握了很多“炮火型制海舰”的信息。
别的不说,美国海军的“先进海上战术测试平台”的外形就与共和国海军的“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非常相似,而且显得粗糙一些,因此完全可以相信,美国海军“山寨”了共和国海军的开发成果,而且学得不是很到位。
这也很容易理解,“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制海舰,不但外形奇特,战术使用也与以往的战舰截然不同,就算能够模仿,也最多只能得其表,而很难掌握其精髓。
事实上,就连共和国海军的很多官兵都无法理解这种新式战舰,以及代表的新式战术。
仅从外形上看,被海军正式命名为“秦”级(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命名)的“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一般情况下,海军官兵称其为炮舰或者主力舰,而西方国家则称其为战列舰或者主力舰,所以后面通称为主力舰)与历史上的任何一种战舰都没有多少共同之处,反而与海军航空兵的j-22战斗机有点神似,即整艘战舰成规则的多边形,而且外表面非常光滑,几乎没有突出物。
基本船型上,“秦”级抛弃了被高速舰船普遍采用的双体与三体结构,而是回到了原来的设计上,为单体船。当然,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弹体船。仅从外形看,“秦”级的船体与美国海军在21世纪初设计的ddg1000,即“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非常相似,即舰体水线以上部位向内倾斜,并且非常光滑。不同的是,“秦”级将这种倾斜结构延伸到了舰体水线以下部位,而且一直延伸到7米左右,然后才以110度的转交内收,形成钝型舰底。受此影响,很多人都认为,“秦”级的这一舰底结构主要是为了防御鱼雷,并且提高被鱼雷击中后的生存概率。事实上,“秦”级的舰底设计与抵抗鱼雷攻击完全无关,与提高生存能力更是扯不上关系。这一�
前面提到过,共和国海军的新一代巡洋舰强化了炮火,排水量增加了不少。
很明显,以电磁炮为唯一制海武器的“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的排水量肯定比只装备了3门第一代螺旋电磁炮的巡洋舰大得多。按照共和国海军公布的设计标准,该型战舰的标准排水量超过65000吨,按照20%的余量计算,满载排水量在78000吨左右,而实际最大排水量肯定超过80000吨。
建造这种近10万吨的战舰,肯定无法做到保密,更何况同时建造8艘。
因为用大口径电磁炮取代反舰导弹与舰载航空兵本来就是海军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共和国海军在启动“炮火型制海舰”的时候就引起了美国海军的重视,而且受到了美国情报机构的高度关注。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2055年之前,美国海军也有类似计划,而且美国的情报机构肯定掌握了很多“炮火型制海舰”的信息。
别的不说,美国海军的“先进海上战术测试平台”的外形就与共和国海军的“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非常相似,而且显得粗糙一些,因此完全可以相信,美国海军“山寨”了共和国海军的开发成果,而且学得不是很到位。
这也很容易理解,“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制海舰,不但外形奇特,战术使用也与以往的战舰截然不同,就算能够模仿,也最多只能得其表,而很难掌握其精髓。
事实上,就连共和国海军的很多官兵都无法理解这种新式战舰,以及代表的新式战术。
仅从外形上看,被海军正式命名为“秦”级(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命名)的“非直接瞄准海上火力投送平台”(一般情况下,海军官兵称其为炮舰或者主力舰,而西方国家则称其为战列舰或者主力舰,所以后面通称为主力舰)与历史上的任何一种战舰都没有多少共同之处,反而与海军航空兵的j-22战斗机有点神似,即整艘战舰成规则的多边形,而且外表面非常光滑,几乎没有突出物。
基本船型上,“秦”级抛弃了被高速舰船普遍采用的双体与三体结构,而是回到了原来的设计上,为单体船。当然,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弹体船。仅从外形看,“秦”级的船体与美国海军在21世纪初设计的ddg1000,即“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非常相似,即舰体水线以上部位向内倾斜,并且非常光滑。不同的是,“秦”级将这种倾斜结构延伸到了舰体水线以下部位,而且一直延伸到7米左右,然后才以110度的转交内收,形成钝型舰底。受此影响,很多人都认为,“秦”级的这一舰底结构主要是为了防御鱼雷,并且提高被鱼雷击中后的生存概率。事实上,“秦”级的舰底设计与抵抗鱼雷攻击完全无关,与提高生存能力更是扯不上关系。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