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牵一发动全身
��地面部队发起进攻前投入战斗,所以天军轰炸机部队对马里亚纳群岛的轰炸行动最多持续到5月7日。事实上,这也正是轰炸行动从4月27日开始的主要原因。按照海军制订的战役计划,登陆前的轰炸至少持续10天,为安全期间,最好留出1天的调整时间,因此至少计划用时11天。

  如果海军攻打的是迪戈加西亚,这还不是问题。

  从攻打一座群岛,而且是一座由十多座岛屿组成的、而且半数岛屿上都有军事设施的群岛来说,这点前期准备工作肯定不够。要知道,马里亚纳群岛不但是一座群岛,还是一个军事基地群,哪怕海军把目标订得低一点,采用跳岛攻击战术,只占领群岛南部几座有陆战队的大型岛屿(美军陆战队肯定拥有射程为数百千米的电磁炮系统,所以必须占领有陆战队的岛屿),持续11天的前期轰炸也显得过于短暂。

  由此可见,海军没有过分指望天军。

  事实上,早在林啸雷时期,除了抓紧陆战队之外,海军就没有打算与其他军兵种配合作战。换句话说,在林啸雷的领导下,共和国海军一直朝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不但拥有规模堪比空军的航空兵、战斗力不比陆军差的陆战队,还拥有独一无二的舰队,以及独立于国家战略防御系统之外的海基战区防御系统(性质介于战略防御系统与战区防御系统之间,拦截能力不容小觑)。

  制订攻打马里亚纳群岛的作战计划时,海军也没有想过要依靠天军的轰炸机。

  从战后公布的一些资料来看,当时决定让天军参战的是裴承毅。也就是说,共和国元首直接给天军安排了作战任务,并且让海军在此基础上制订作战计划。很明显,就算战役行动由海军全权负责,裴承毅都是这场战役的直接策划者,甚至是最高指挥官。由此也就不难明白,天军为什么要在百忙之中抽出身来,让原本应该得到休整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在太平洋战场上表演一番了。

  要想搞清楚裴承毅的战役企图,绝对不能仅仅站在战役的高度上。

  从裴承毅以往指挥的战役行动来看,他的战役企图都与战争目的有关,即所有战役行动都为最高目的服务。虽然这是一场世界大战,共和国的最高战争目的就是取胜,而这也是包括裴承毅在内的所有共和国公民的主要任务,也就不可能从整个战争的目的来分析裴承毅在攻打马里亚纳群岛时的战役企图,但是按照通常方式,世界大战是由多场战争组成的,即世界大战是战争的集合,而各个方向上的战争即相互影响,又高度独立,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就没有多少关系,却由通过苏联与美国的关系、以及日本与德国的关系而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要想搞清楚裴承毅的战役企图,至少得明白共和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最高目的。事实上,这也是个很基本的问题,即击败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