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有利有弊
��,特别是信息支援手段。

  从理论上讲,螺旋电磁炮几乎拥有无限的射程(物理学家早就做过计算,只要输出能量足够大,甚至能够将炮弹发射到月球上去),加上螺旋电磁炮对炮弹口径、也就是炮弹质量的限制并不苛刻,所以螺旋电磁炮拥有非常巨大的开发潜力,完全有可能在射程上超过包括远程巡航导弹在内的所有战术类制海武器,成为海战的头号武器。要想把螺旋电磁炮的威力发挥出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信息支援问题,即如何获得与提供及时、准确与全面的战场信息。

  可以说,这就是这场“海上炮战”带来的最大启示。

  看懂这一点的,绝对不只是共和国海军。实事求是的讲,作为受害者,美国海军遭受的打击可以用“刻骨铭心”来形容,为了证明电磁炮炮弹能够对战舰构成致命威胁,美国海军甚至在20多天后,让一艘攻击潜艇秘密返回交战海域,动用深海机器人,对沉没的快速运输舰进行了全面勘测,掌握了共和国海军电磁炮炮弹的第一手数据。总而言之,遭到这次打击之后,美国海军仿佛大梦初醒,开始在新战术领域奋起直追。

  作为海战的获胜方,因为获得的是一场不完全的胜利,所以共和国海军在总结电磁炮的制海战术时,把问题看得更加透彻。这一点,从共和国海军在开发第二代螺旋电磁炮的时候没有把射程放在首要位置上就看得出来,在共和国海军眼里,制约电磁炮在海战中的作战效率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射程,而是命中率。

  不管怎么说,这绝对是一场划时代的海战,是一场足以颠覆所有传统战术的海战。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海战改变的还不仅仅是制海战术,而是整个作战体系。虽然与其他兵器一样,电磁炮不可能取代其他兵器,只能成为作战系统中最有效、也是利用率最高的一种兵器,但是在这场世界大战中,作为最基本、也是最容易实现的能量武器,电磁炮将战争带入了一个全新时代,一个由能量决定胜负的时代。

  可以说,人类文明也在这个时候迈入了能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