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不谋而合
��带来的好处。如果考虑到印度特殊的社会背景,特别是在印度战争前,超过80%的印度人生活在赤贫线与贫困线以下,其中半数得为一日三餐奔波,那么在印度战争后20年间发生的变化,对印度人产生的影响就更加明显了。仅从经济层面上看,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初级工业产品与劳务输出国,而共和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初级工业产品与劳务进口国,别说区区美国,就算把整个西约集团算上,也顶不上共和国的需求,无法消化规模庞大的“印度制造”,也就无法取代共和国。

  毫无疑问,南亚地区没有美国插手的空间。

  无法进军南亚,就只能在周边地区做文章。很明显,东部非洲的情况与南亚的情况非常相似,即共和国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以及每年超过10亿人次的出境旅游量,把东部非洲的几个国家牢牢绑在了“共和国号战车”上,而投靠美国的吉布提与厄立特里亚都是货真价实的小国,而且多是与周边国家有矛盾、而周边国家又得到了共和国的支持,才会搭上“美国号战车”。

  正是如此,美国才高度重视迪戈加西亚与澳大利亚西北部的达尔文港。

  问题是,迪戈加西亚只是一座位于大洋深处的孤岛,根本没有防御纵深可言。和平时期还没什么可担忧的,而在战争时期,就算将整座岛屿变成军事要塞,并且尽可能的部署防御部队,也只能坚持几个月而已。达尔文港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背靠澳洲大陆,可是面向印度洋的一面却没有防御纵深可言,而且北面上的航道被印度尼西亚阻绝,加上基础设施匮乏,很难成为美军在印度洋上活动的战略基地,最多只能起到巩固澳洲西北防线的作用,即让共和国放弃在澳洲西北登陆的打算。

  对美国来说,真正的选择只有2个方向,一是南非、二是中东。

  南非距离北印度洋太远,就算成为美国的盟国,并且积极参战,也最多只能帮助美国守住南大西洋的大门,对印度洋、特别是北印度洋上的战斗没有太大帮助。从积极进攻的角度出发,美国能够利用就的只有中东地区了。

  当然,作为军事家,杜奇威不可能不知道,要想利用中东地区,就得阻止共和国向该地区增兵。虽然早在40年前,共和国就通过修建穿越帕米尔高原的中巴战略铁路,在陆地上积极向中东地区进军,并且在20多年前就修通了巴伊铁路,但是从2041年的中东战争看得出来,陆上交通线的运输能力非常有限,最多只能起到应急的作用,共和国要想进军中东地区,仍然得依靠北印度洋航线。

  事实上,这也正是北印度洋战略航线最重要的地方。

  从美国的角度出发,要想阻止共和国进军中东,或者说让以色列与土耳其参战,并且取得最终胜利,除了在必要的时候出兵中东之外,美国最应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