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权力归位
msp; 显然,这也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为了证明这一办法可行,袁晨皓还拿出了一组计算数据。10个战斗单位拥有各类垂直起降运输机总计2400余架,日空运能力接近5.8亿吨.千米。换句话说,在向2000千米外的地区运送作战物资的时候,每架运输机每天能飞4个架次,运送120吨物资,2400架运输机能在1天之内运送288000吨物资。除了战术运输机之外,还有360架战略运输机可以调动,而这些运输机的日空运能力超过5亿吨.千米,即能在1天之内将大约10万吨物资送到5000千米外的战场上。即便按照最高战斗出动率计算,1个战斗单位1天的物资消耗量也不会超过10万吨,包括第九战斗单位在内,在前线作战的战斗单位不会超过6个,算上其他战斗单位的炮兵旅会间接参与战斗,物资的最大消耗量也不会超过每天50万吨。按照战役初期5天的高强度作战时间计算,只需要在战役开始前花30个小时做准备,就能确保战役顺利完成。

  虽然这一计算并不完全准确,而且比较理想化,但是与现实的差别不会太大。

  用袁晨皓的话来说,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将战前准备时间延长到72小时,即在进攻开始前向前线运送100万吨作战物资。如此一来,即便战役初期的物资消耗量超过每日50万吨,且激战时间超过5天,也能确保万无一失。

  对此,裴承毅没有提出异议,他只问了一个问题,即如何确保在这72小时之内,俄军不会调整防御部署。换句话说,如何才能确保不会因为大规模的物资调运,让俄军识破共和国陆军的战役企图?

  可以说,这是一个比调运物资还要重要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俄军主力就在鄂木斯克,即便陆军航空兵与天军全面出动,阻止俄军向西运动,在72个小时之内,俄军也能加强乌拉尔山东面的防御强度。事实上,俄军甚至不需要大范围调动兵力,只要让车里雅宾斯克与库尔干的防御部队提前进入状态,就能对共和国军队的进攻行动造成重大影响。

  事实上,这也是限制共和国军队绕过鄂木斯克,直接攻打叶卡捷琳娜堡的主要原因。

  不管是谁,都不可能轻易克服空间距离带来的问题。

  不得不说,单论军事才华,袁晨皓确实不比裴承毅差多少。

  对于元首的这个问题,总参谋长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答复,即让第九战斗单位提前发起进攻,同时让第90战斗单位做出强渡里海的准备,摆出全力向内高加索地区进军的架势。按照袁晨皓的说法,只要乌拉尔河下游的战斗打响,俄军就会拼命死守,而第九战斗单位已经在前线作战6天,即便前期战斗强度并不大,甚至算不上战斗,官兵也比较疲惫,战斗力有所下降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共和国陆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