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权力归位
��袁晨皓的计划,在投入10个战斗单位、正面进攻投入8个战斗单位的情况下,至少得在后面留下3个战斗单位的预备队。因为参与正面进攻的有第十战斗单位,以及与其一脉相承的第100战斗单位,众所周知,第十战斗单位是共和国陆军王牌中的王牌,是现任中东战区司令李东石亲手带出来的部队,其前身更是闻名遐迩的第153空降旅,在之前的所有战争中,这支部队都有着惊人表现,而且都发挥出了超越平常的战斗力,所以只要能够合理安排战术,给予前线作战部队更大的自由度,就算少1个战斗单位,也不会对正面进攻造成太大影响。

  可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如何将物资送上前线。

  众所周知,在21世纪的几场战争中,共和国陆军的物资消耗速度节节攀升,随着新一代电磁炮全面装备,物资消耗速度肯定又增加了不少。在以往的战争中,因为大部分时候是在沿海地区作战,即便在内陆,也能够依靠铁路线与公路线,使物资供应得到保证。即便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中东战争的北方战线上,战场距离最近的港口近千千米,而且没有贯通的铁路线,公路交通也不发达,共和国陆军也能依靠规模庞大的盟军来确保物资供应,当时在后方负责运输物资的伊朗、伊拉克与叙利亚军队的数量是在前线作战的共和国陆军总兵力的10倍!显然,中亚地区的基础条件恶劣得多。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地广人稀,就算有纵横交错的公路网,也有几条铁路线,但是比起广阔的范围,铁路线与公路线的密度都低得惊人,而且各地车站的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更重要的是,哈萨克斯坦人口不到3000万,且大多集中在南部地区,可以调动与征用的人力资源也就非常有限。

  按照总参谋部估计,如果完全依靠铁路与公路,以中亚地区的情况,为了保障25万地面部队,至少需要动用100万后勤保障人员,而哈萨克斯坦最多只能提供50万人员,且其中最多只有10万军人,另外40万为非军事人员。也就是说,共和国得紧急动员50万后勤保障人员。虽然以共和国的人口基数,动员50万人员不存在任何问题。可是战争动员刚刚开始,而且首先动员的是战斗人员,非战斗人员的动员工作最快也只能在1月中旬开始,并且在2月底收到成效,加上调动与分配,要到3月中旬才有可能向哈萨克斯坦部署后勤保障人员。

  事实上,这也是共和国军队在东北地区的佯动能够收到效果的主要原因。

  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针对这个问题,袁晨皓只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调动全军的战略与战术空运力量,并且在进入俄罗斯境内之后,除了确保前线进攻部队之外,首先投送支援旅,以确保空运能够及时到位,而各战斗单位的炮兵旅则部署在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全部部署在机场或者空军基地附近),以充分利用铁路运力,降低空运压力。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