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大杀器
�阶段削减工作完成之后,仅俄罗斯保有的战略轰炸机就能对共和国本土进行8次成规模的攻击,而美国保有的战略轰炸机则能够对共和国本土进行16次成规模的攻击。如此一来,整个拦截系统必须按照连续工作24次的标准建设,因此在共和国东北的长白山、西北的天山与东南的武夷山还各有一座规模类似的,储存了8万吨到14万吨不等的报废复合蓄电池的军事基地,而且这些基地里的复合蓄电池也在年初的时候全部完成了充电作业。

  不得不说,放眼全世界,恐怕只有共和国有这样的实力。

  要知道,和国不但是全球第一大复合蓄电池生产国,还在2015年出台了回收所有复合蓄电池的相关法律,而销毁报废复合蓄电池的成本相对高昂,而最廉价的销毁方式就是让复合蓄电池里的金属氢自然衰减。几十年下来,共和国本土至少储存了上百万吨报废的复合蓄电池。因为任何工业产品的标称使用寿命都低于实际使用寿命,即会留下冗余,所以很多报废了的复合蓄电池实际上仍然可以使用,只是性能达不到设计指标。除掉最早量产的2级与4级复合蓄电池,其他在2025年之后生产,在2045年之后报废储存的复合蓄电池都还能够使用。正是如此,4座军事基地内才储存了大约40万吨回收的复合蓄电池。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复合蓄电池,“区域性激光拦截系统”仍然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原因很简单,即便不考虑复合蓄电池的价格(如果用25万吨12级复合蓄电池来代替,以成本计算,采购价格都高达200万亿元人民币,完全超过了国家承受能力),也得考虑复合蓄电池的产量,以及由大肆扩产带来的问题。

  解决了能量问题,并不等于其他问题都不存在了。

  在获得了足够的能量之后,如何将能量投送到目标上,成了新的难题。

  这个难题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是激光器的功率,二是能量传递。

  前者还比较容易解决,即便无法用一台激光器输出全部能量,也可以用多台激光器并联的方式来输出全部能量。当然,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不少,比如如何确保所有激光器输入的激光具有相同相位(如果相位不同,就会使功率衰减),以及如何让所有激光器都具有相同的指向性。当然,这些都是技术上的难题,而不是基础条件上的问题,通过合理的设计与巧妙的技术手段就能得到解决。比如通过采用配备了负反馈系统的自适应反射镜,就能让各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具有相同的指向性。

  当然,重点还是在第二个问题上。

  毋庸置疑,10多万吨复合蓄电池、还有基于国家电网的基础能源设计,让整个系统的发射端必须放在地面上。众所周知,地球表面具有幅度,受地形影响,在照射低空目标的时候,激光器的作用距离非常有限。即便将激光器设在海拔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