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两重天
r />
从后来局势的变化与发展来看,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共和国当局对局势发展下了定论。
毫无疑问,俄罗斯的“缓兵之计”未能收到任何效果。
可以说,影响局势的,仍然是美国的对俄军事援助。在美国当局开出的装备援助大单中,真正需要高度重视的不是那几百架战斗机、上千辆主战坦克、上百套电磁炮,而是数百架运输机,特别是那些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战术运输机。印度战争与中东战争均证明,现代地面战争中,兵力投送能力的重要性超过了火力投送能力,能否克敌制胜,首先就得看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将部队送往战场。由此可见,战术空运部队在现代地面战争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装甲部队,是衡量陆军实力的头号指标。以俄军的编制标准、以及美军战术运输机的空运能力,只需要120架战术运输机就能在24小时之内将1个俄军步兵师送到2000千米外的战场上。如果同时出动240架战术运输机,则能在24小时之内空运2个步兵师,或者1个步兵师加1个独立炮兵旅的全部主战装备。从持续行动的角度出发,240架战术运输机能够在一场持续1周的战役中向前线运送4个步兵师、或者与之相当的部队。如果用来运送作战物资,则能保证5到8个师的作战需求。
总而言之,美国提供的那几百架战术运输机绝对是件大杀器。
这批运输机已经到达俄罗斯,正在由俄罗斯飞行员进行适应性训练。
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最快半个月,最迟到12月底,俄罗斯陆军航空兵就能完全掌握这些运输机,并且使其投入实战。
当然,这只是俄罗斯发动战争的必要条件之一。
众所周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俄军要想发起进攻,首先就得调运与囤积战争物资。
与调动部队相比,调运物资低调得多,也不容易引起重视。比如在8月份的时候,共和国就对西北、东北与朝鲜半岛上的军事物资储备情况做了调整,只引起了美国等国情报机构重视,并没让新闻媒体感到大惊小怪,也没有受到舆论关注。同样的,俄罗斯停止调动军队之后,就加快了物资调整与储备工作。
从军事角度来看,判断一支军队是在准备进攻,还是在准备防御,除了看军队部署之外,主要就看物资调运与储备。从战术层面上讲,进攻开始前,都需要迅速、猛烈与集中的火力打击,力求在第一时间撕开敌人的防线,为地面进攻部队打开突破口,因此需要将物资储备在前线附近,并且集中囤积在火力支援部队的驻扎地附近。与进攻相比,防御对物资的分配与囤积方式的要求就完全相反了,因为不知道敌人会在哪个方向上发起进攻,以及会在什么时候发起进攻,所以在前期准备中,物资都会分散储存,而且尽可能�
毫无疑问,俄罗斯的“缓兵之计”未能收到任何效果。
可以说,影响局势的,仍然是美国的对俄军事援助。在美国当局开出的装备援助大单中,真正需要高度重视的不是那几百架战斗机、上千辆主战坦克、上百套电磁炮,而是数百架运输机,特别是那些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战术运输机。印度战争与中东战争均证明,现代地面战争中,兵力投送能力的重要性超过了火力投送能力,能否克敌制胜,首先就得看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将部队送往战场。由此可见,战术空运部队在现代地面战争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装甲部队,是衡量陆军实力的头号指标。以俄军的编制标准、以及美军战术运输机的空运能力,只需要120架战术运输机就能在24小时之内将1个俄军步兵师送到2000千米外的战场上。如果同时出动240架战术运输机,则能在24小时之内空运2个步兵师,或者1个步兵师加1个独立炮兵旅的全部主战装备。从持续行动的角度出发,240架战术运输机能够在一场持续1周的战役中向前线运送4个步兵师、或者与之相当的部队。如果用来运送作战物资,则能保证5到8个师的作战需求。
总而言之,美国提供的那几百架战术运输机绝对是件大杀器。
这批运输机已经到达俄罗斯,正在由俄罗斯飞行员进行适应性训练。
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最快半个月,最迟到12月底,俄罗斯陆军航空兵就能完全掌握这些运输机,并且使其投入实战。
当然,这只是俄罗斯发动战争的必要条件之一。
众所周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俄军要想发起进攻,首先就得调运与囤积战争物资。
与调动部队相比,调运物资低调得多,也不容易引起重视。比如在8月份的时候,共和国就对西北、东北与朝鲜半岛上的军事物资储备情况做了调整,只引起了美国等国情报机构重视,并没让新闻媒体感到大惊小怪,也没有受到舆论关注。同样的,俄罗斯停止调动军队之后,就加快了物资调整与储备工作。
从军事角度来看,判断一支军队是在准备进攻,还是在准备防御,除了看军队部署之外,主要就看物资调运与储备。从战术层面上讲,进攻开始前,都需要迅速、猛烈与集中的火力打击,力求在第一时间撕开敌人的防线,为地面进攻部队打开突破口,因此需要将物资储备在前线附近,并且集中囤积在火力支援部队的驻扎地附近。与进攻相比,防御对物资的分配与囤积方式的要求就完全相反了,因为不知道敌人会在哪个方向上发起进攻,以及会在什么时候发起进攻,所以在前期准备中,物资都会分散储存,而且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