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两重天
�,以求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够接纳美制武器装备。

  回头来看,也就不难理解,美国的军事援助为什么如此重要了。

  当然,美国当时提供的并非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不管怎么说,和平时期,美国当局除了为美军提供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之外,没有理由为其他国家储备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更没有理由无偿赠送。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消息,当时运到俄罗斯的,实际上只有是一些封存期超过10年的老旧武器装备(按照美军标准,绝大部分地面重型武器的封存期都为15年,也就是封存15年之后就得退役销毁),并非传闻的新式武器装备。

  由此可见,俄军军事调动基本上与美国的军事援助没有关系。

  准确的说,俄罗斯当局以美国军事援助为名,重新部署了主力野战部队。

  如此一来,在共和国表露出不可忍受的态度之后,俄罗斯当局自然得三思,从而在调动二级部队的时候有所收敛,只是表明立场,而没有采取实质性行动。可以说,以当时的情况,如果俄罗斯当局将20多个师的二线部队派往边境地区,别说共和国难以忍受,恐怕连欧盟都会蹿起三丈高。

  问题是,俄罗斯当局会因此放弃积极主动的进攻战略吗?

  回答显然是否定的,战术部署容易调整,战略部署却很难调整。

  从实际情况出发,将11个主力师押上去之后,如果俄罗斯当局决定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除了浪费宝贵的时间之外,还会让军事部署变成一场灾难,更会让对手觉得有机可乘,从而使俄罗斯彻底丧失主动权。结果可想而知,就算俄罗斯愿意俯首称臣,恐怕共和国也不会措施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吧。

  总而言之,俄罗斯并没退缩,只是调整了策略。

  不管怎么说,在俄罗斯当局有所收敛之后,原本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的国际局势终于能够喘口气了。

  当然,隐藏在表象下面的真实情况与看到的截然相反。

  根据美国新闻媒体透露,12月3日,雍玉刚回到共和国新都之后,还没来得及回家换身衣服就被接到元首府,向裴承毅说明中亚五国之行的具体情况。也就是在这个晚上,共和国当局很有可能对局势做出了新的判断,认定俄罗斯会在表面上服软,却会在暗地里继续加强战争准备工作。

  当天晚上,雍玉刚确实去了元首府,只是没有商讨这些事情。

  实际情况是,直到12月6日,也就是俄罗斯当局宣布暂时不对第二批换装的部队进行部署调动的第二天,裴承毅才在元首府召开了高层会议,商讨局势变化,以及共和国应该采取的对策。